鏡唐 第149節:開發礦山
工部在長安城內開溝挖渠,馬周建議,用青磚鋪在渠底和兩側,這樣就能有效防止淤泥越積越多,污水滲入地下,污染長安城底下的飲用水水源。
閻立德表示不同的看法,青磚造價很高,只用來建築墳墓,非常不吉利,沒人用它們建房,最多也只是鋪地一用,如何能在溝渠內用這樣的青磚?
中國的制磚技術,在約三千年前的商朝時期,就被發明出來。發明磚的人就是傅說。相傳,傅說犯了商朝的法令,被帶到荒漠之中修築城池,傅說每天給一起幹活的奴隸講故事,對國家大事的見解非常有道理。
這幫苦力中有一個名叫武丁的人,聽傅說講得有趣有識,許多故事對商朝都非常有作用。建議他向帝王盤庚自薦,一定能獲得豐厚的封賞。傅說笑說:「哪天我繞着太陽飛的時候,就是商帝來請我的時候。」
其實,武丁是小乙的兒子,小乙又是商朝帝王盤庚的弟弟。武丁奉父親小乙的命令,到民間服勞役,體會人間的疾苦,以便將來做一個合格的帝王。
盤庚死後,武丁繼位,對朝臣說忽然夢到一個賢人,可以幫助他治理國家,並讓畫師把這個人畫了下來,派人拿着畫相去找。果然找到了傅說,並任命為相,武丁非常信任他,把國家大事交給他,三年不過問,使國家大繁榮。
後來,孟子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李白也曾寫過「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的詩句。表達自己想得到統治者的重用的志向。
其實,兩位大文豪寫的都是發明版築的傅說。版築就是用兩塊木板綁緊,在木板中間塞入泥土,製成土坯。古人稱作版築。直到漢朝時期,版築還是民間建房的主要材料。
經過歷代能工巧匠的改進,土坯被燒成青磚,用來修建墳墓,鋪在院內殿中。古人寧願用石塊和木頭也不用磚來建房。因為,把土坯燒成磚的材料,多採用木柴。造價太高,一般人承受不起。
唐朝時期國力強大,並不代表先進,主要燃料仍然採用木柴和木炭,所以才有白居易的《賣炭翁》。
現在,馬周提出用青磚鋪墊溝渠的建議,當然被閻立德否定掉。
馬周卻知道,河東道雲州、蔚州、朔州和中原一帶的汝州都有大量的煤礦。有許多都是露天的,根本不費力氣,彎腰撿起來就可以使用。唐時稱煤塊為「黑石」,已經被發現可以當作燃料,只是沒有大量開發而已。
而工部恰好負責礦山開發,馬周建議閻立德一邊派人開發黑石,一邊修築溝渠。
閻立德覺得這是個好辦法,可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支持才行。二人一起向李世民上書,請求陛下調撥一定的人手,開發礦山。
李世民根本沒有把精力放在長安的修建溝渠上。接到二人的奏書放在一邊沒有過問。
等了好長時間,沒有得到消息,二人心裏非常失望。
馬周決定,當面向李世民說明情況。這天。趁李世民心情高興,馬周來到太極官,向李世民說明前因後果,並表明其中的利害關係。李世民仍然不感興趣。為了一個小小的溝渠,要浪費大量的人力,得不償失。太不值得了。
馬周說:「雲州、蔚州、朔州距離長安不遠,又有許多黑石俯腰可撿,集中起來可以辦許多大事。現在的宮殿皆有石塊和木頭造成,天長日久,必不堅固。若是用黑石燒成青磚,可保萬年之久,不用擔心遭受歲月侵襲而損毀。陛下一心構建大唐宏偉藍圖,使江山千秋萬代為繼。為何就不可以採用這種黑石呢?」
李世民為了敷衍馬周,說:「馬舍人既然這麼有把握,何不當面演示一番呢?」
馬周毫不猶豫地說:「臣請陛下允許離開長安,前去尋找黑石!」
李世民同意了馬周的請求。
馬周只帶着兩名僕從,離開長安,來到雲州,整到一大車黑石,返回長安。在立政殿外,點燃黑石,嫣紅的火苗燒了整整一天才漸漸暗淡。而此時採用的木炭,最多一個時辰就全部化為灰燼。
李世民認識到黑石的巨大價值,這才派一萬府兵進行大量開採。露天煤礦開採方便,耗時時間短,收穫巨大。又把這些黑石投入到大型工程中,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