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謀天下 第136章 斡旋_頁2
與百濟聯擊,我希望先生能夠支持我,我大唐不出兵前往高麗,但可以為高麗提供足夠的糧草與兵器,甚至……。」李弘看着上官儀的臉,說道:「甚至我可以允許倭國派遣唐使來我大唐學習,但條件就是,他們必須出兵攻打、牽制新羅與百濟。」
上官儀沉默了半天,一時半會兒無法兒揣摩頭太子殿下的全部意思,遲疑着道:「殿下您此意到底是為何?可否全部告知臣?」
李弘擺了擺手,示意上官儀與他在街上溜達溜達,身後跟着馬車與夏至等人。
李弘淡淡的說道:「很簡單,讓遼東道一帶陷入持續的消耗戰中,讓高麗、新羅、百濟互為牽制。而我們將把兵力重心往西移,吐蕃多次請求我父皇,希望能夠在吐谷渾境內河源畜牧,去年被我父皇一口回絕。歸根結底,他們就是希望我們承認吐谷渾已經被他們統治,而且吐蕃向來是賊心不死,如今國內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徵兵征糧等事宜,這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現象。」
「那……難道殿下打算撤回如今在遼東的劉仁願等人嗎?」
「不撤回,留有部分兵力於高麗,做個樣子就好,精神上支持他們抗擊新羅與百濟,並加派人手滲入新羅、百濟,破壞他們之間的聯盟。」李弘停了下來,昏黃的燈光照耀下,上官儀顯得更加的蒼老。
「臣還有最後一事兒請求,還請殿下如實相告。」上官儀想了想,鄭重的說道。
「先生儘管問。」
「殿下您是如何判斷出吐蕃會有大動作?前兩年他們可是拿出了十足的誠意,而且陛下也沒有再追究他們。何況,如今陛下臨行前,剛冊封當初的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為王了,難道吐蕃真的會冒着與大唐兵戎相見的危險,無視陛下的警告?」上官儀對李弘預測中的吐蕃行為,感到驚訝跟不解。
在他的思維里,應該是:因為大唐皇帝陛下封慕容諾曷缽為王,就說明大唐準備幫助慕容諾曷缽復國,吐蕃此刻應該是害怕大唐的武力,然後派遣使者來向陛下說明他們的誠意的。
而不是向太子殿下所說的那般,準備以武力與大唐對抗。
李弘低頭無奈的笑了笑,再次說道:「吐谷渾現在在吐蕃的實際控制下,這就說明了,我們現在跟吐蕃是領土臨近的兩個國家!安西四鎮向來在我們手裏不穩當,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龜茲、碎葉、于闐、疏勒,向來都是籠罩在風雨之中,我們是立了罷,罷了立,拉鋸一般的,就從來沒有真正的把他們握在手裏。如今遼東道,我們還有高麗這一個緩衝帶,來阻止新羅、百濟能夠與我大唐接壤,但安西呢,吐谷渾名存實亡,我們現在是與吐蕃面對面了,如果再不去打壓,以後我們將丟失的可不止安西四鎮!」
說道最後,李弘的語氣是越來越急,同時也充滿了無奈的痛心,但這些在上官儀看來,還是有些莫名其妙。
歷史向來是看不見未來,上官儀無論如何也不會理解李弘的先知,吐蕃向來都是狼子野心,仗着高原地勢,唐兵不宜作戰,已經把那裏當成了予取予奪的天堂。
雖然名義上受大唐管轄,但吐蕃更像是那裏的主人,裴行儉、李敬玄、王方翼包括黑齒常之,這些人在吐蕃人心裏,沒有一定兒的威懾力,遠不如老將蘇定方、劉仁軌等人對吐蕃的威懾力來得大。
如今,歷史給了李弘這麼一個好機會,父皇李治不在朝堂,由自己監國,那麼自己就有權利跟義務,把原本歷史上走的彎路撥正,而不是順從歷史軌跡再走一遍,那樣的話,李弘覺得,自己九轉十世不十世,都是沒有一點用處,反而是顯得可笑至極。
上官儀看着李弘忽然間有些悲憤的臉龐,他突然間覺得,自己並沒有像想像中那麼了解太子,最起碼太子這一面,在自己的記憶中,只有當年朝堂上的那一次。
沉思良久,上官儀深深的嘆了口氣,說道:「好,臣支持太子殿下。」
「好!那李弘就多謝先生了。」李弘向上官儀行禮後,便匆匆上了馬車。
揮手示意後,李弘在馬車轉彎後,淡淡的說道:「去楊思儉家。」
李弘打定主意了,今日無論如何,也要把兼職東宮的兩個同中書門下三品拿下,這樣自己才可以在朝堂上議事時,佔據有力的位置。
門下、中書、尚書三省,再加上六部,他相信如果自己利用得當,一定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