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掙扎求活 第二百一十二章《天理》
更新:07-23 01:13 作者:我欲歸去 分類:軍事小說
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三國之掙扎求活最新章節!
馬淳收了阮籍叔侄和劉伶三人後非常開心,陪同的越國臣屬紛紛上前祝賀,讓譙氏兄弟和陳壽羨慕不已。
不過馬淳也沒忘了他們幾人,要知道裏面還有一個史家大牛在呢。於是便讓他們以遊學的名義加入越學院,成為一名研究生,攻讀學院各家學說,以備將來量才使用。
越學院作為越國最高等級的學術研究中心和高等人才培養機構,裏面分為四個等級。
最高等級是掌院祭酒,由馬淳兼任,實際上負責一切事物的是國相、假祭酒謝贊。其下就是教授,由各類學說最權威的人士擔任,但是目前大部分權威人士並沒有來越國,所以基本空缺。只有道家開創丹道靈寶派的仙翁葛玄被授予了教授之職。
在下面就是擁有極高學術能力的博士,目前除了新加入的阮籍三人,還有馬淳弟子,科學院院長胡建,以及越國農學第一人周良,還有越國醫署醫正董建、葛玄弟子鄭隱四人。
最後就是那些有志於學術研究,天資優異,在各個學校中考核最優的年輕人作為研究生入院學習。將來或量才使用,進入越國各個部門為官,或留在越學院成為博士,深入研究各派學術。
這一年多來,自從崖洲軍擊敗東吳七萬平叛大軍,遼東又擊退司馬懿親率的大軍,並且被東吳朝廷割地而成越國。除了地處南疆的越國本土,遼東這邊也時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士進入。
這些人大多是各國不得志的底層士人,比如前面來到崖洲島的竹林七賢當中的阮籍叔侄和劉伶。還有長安人氾國,乃是前漢黃門侍郎氾勝之的後人,農家學派的當代傳人。
氾勝之所編著的《氾勝之書》,總結了我國古代黃河中游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而聞名於世。
農家因為偏重耕種,與底層百姓混在一起,很少有讀書做官的門人子弟。當年氾勝之也是以儒轉農才會編著農書《氾勝之書》,到了氾國這一代,更是幾乎與老農無異。
遼東刺史萬震知道老師馬淳看重各種學術人才,見農家傳人氾國率家中子弟來投,不敢怠慢,派專人護送氾國一行人南下崖洲島,進入科學院任職。
隨後崖州越學院成立,氾國也在學院裏擔任博士,據說這個就讀過《泛勝之書》,只知耕種,連《論語》都沒學過的老頭,最有希望繼仙翁葛玄之後擔任教授之職。
除此之外,前來越國的名士幾乎很少。畢竟這些名士幾乎都是各大豪門世家子弟,越國不許豪門佔有大量土地的政策,讓這些名士望而卻步,打內心裏就不願投奔越國。
南下越國最多的還是東吳那些沒落士族的子弟。在經過南魯黨爭之後,很多家族被孫權藉機打掉了不少,抄家滅族的也不在少數。這些家族倖存的子弟為了生存,只好流落各處。越國成了他們最後的希望,紛紛南下崖洲島,希望在馬淳這裏能夠得到一官半職,以重振家族。
只是東吳這些所謂的豪門子弟,人員素質實在有些不堪,眼高手低的比比皆是。當年暨艷考核五官中郎署時就曾發出合格人才不到一成的感慨,就知道東吳人才凋落到何等程度。更何況這些家族相對優秀的成員幾乎都被孫權處理掉了,剩下的這些歪瓜裂棗能熟練誦讀《論語》就已經算是頂尖人物了,連越國普通學校中學畢業的學生都遠遠不如。
鑑於這種情況,馬淳也沒有把他們拒之門外,只是吩咐戶部按照程序將他們落籍到越國郡縣。若是還想恢復家族榮耀,就必須進入各類學校,等考核合格才擇優錄取並授予相應官職。
這些家族子弟畢竟相比普通百姓,文化基礎更加紮實,若是安心學習,更容易出人頭地。而且他們擁有東吳盤根錯節的關係網,將來攻取江東也會更加容易一些。
並不是說東吳那些沒落家族一個人才都沒有。至少顧氏幾個小輩,還有張休幾個兒子也輾轉來到崖州。如今他們大都進入學校就讀,據說成績非常優異,能文能武,很有可能成為下一代領銜人物。顧譚的兒子顧禹更是早早通過考試,進入戶部觀政,並且被馬淳看中,進入公府,成為馬淳身邊的秘書郎。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