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之政 關於秦始皇稱呼的補充說明
更新:11-11 20:13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分類:網游小說
(QQ閱讀的看不到作品相關,在此重新發一下)
親愛的讀者老爺們,關於秦始皇的氏在此重新做一下補充和聲明。
首先還是姓的問題,『嬴』姓肯定是沒錯的,出處如下:
《史記·秦本紀》記載: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游。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以上便是『嬴』姓的來源。
『嬴』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是當時最古老尊貴的姓氏之一。
上古八大姓如下:妊、姬、姜、姒、嬴、妘、媯、姚;
八大姓還有另一種說法:姞、姬、姜、姒、嬴、妘、媯、姚。
但是都有嬴是確定的。
首先確定一下當時的習俗,從八大姓的字形構造也可以看出,當時是處於母系社會。
在母系社會是有姓無氏。
經歷時代演變,尤其是確立了分封制、嫡長子繼承制後,在當時連姓都是只有嫡長子能繼承。
比如周朝天下只有周天子能是姬姓,而其餘的分封到各地的周王朝的宗親們在這之後就不能繼承這個姓,而是只能利用當地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別的特徵來重新取名,這就是氏的由來之一。
《左傳·隱公·隱公八年》:眾仲對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為展氏。
《尚書正義·卷二·堯典》:「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謂建立有德以為公卿,因其所生之地而賜之以為其姓,令其收斂族親,自為宗主。
《尚書正義·卷六·禹貢》: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謂有德之人生此地,以此地名賜之姓以顯之。
同時一些國君為了賞賜臣子的功勞,也會賜姓或氏(一般也都會有封地),這是氏的另一種由來。
比如商鞅就是如此,因為被封商地而被稱為商鞅,尊稱商君,可是人家卻是叫衛鞅的。
『氏』的由來往往是要麼出身高貴,要麼立下大功從而高貴,往往只有貴族有氏,平民是沒有的(甚至姓都沒有)。
氏本身就代表着榮耀和高貴。
隨着社會的發展,自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男性就以氏為姓(因為代表着父系的榮耀高貴)。
以燕昭王舉例:他就是姬姓,燕氏,名職;那麼他對外的介紹一定是燕國,燕氏、職。
同樣因為是父系社會,所以女性地位降低了,是不能用氏的,只能用姓。
因為女性是要嫁出去的,所以父系的榮耀跟你沒關係。
例如:如果是燕國王室的公主,那麼她對外的介紹就是:燕國,姬姓,名誰誰,某某之女。
總結下來:按照戰國時的規矩,男女稱呼就是男性為『氏+名』,女性為『姓+名』。
但是這個規矩還有個例外,天子無氏,只有姓,因為氏的演變主要是代表和土地綁定的榮耀,而全天下都是天子的,故而天子無氏,因為法理上全天下都是天子的。
(關於傳統意義的『天子』意義,以後再詳細說。)
雖然也有姓氏演變的一些其他原因,但是主要還是上面這個最重要的政治原因。
如果把姓氏比作一棵大樹的話,那麼樹幹就是姓,樹枝就是氏。
拿周朝來說,周王室這棵樹的樹幹就是姬姓,樹幹就是各種各樣的氏,作為宗主的周天子毫無疑問是樹幹,故而天子無氏本身具有着很大的政治性。
從這個道理上來說,自始皇帝得天子位,稱始皇帝後,稱呼始皇帝為嬴政才是最正確的。
無論是秦是趙,都不過是一隅之地而得氏名,佔據全天下後,拋棄氏的使用才是對的。
還有就是自一統後,始皇帝一統天下,廢了六國的貴族(當然,他們的國家都被滅了,承載他們榮耀的土地都沒了,自然氏也就沒了),在這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