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舊事 第92章 七國之亂12收尾
劉濞的人頭一送上來,周亞夫的個人聲望達到了頂點。
將領們對太尉的微詞一剎那間煙消雲散。周太尉帶着他們出關,硬仗惡仗並沒打幾次,卻奇蹟般地獲得了勝利。
你說他高明不高明?!
但是再高明的軍事家都容易犯一個老毛病,一個政治上的毛病,這個毛病以前的韓信犯過,他老子也犯過,而他也不幸地走進了同一條死胡同。
在周亞夫大敗吳楚的時候,劉啟卻在慎重考慮另一個問題,一個讓所有統治者都異常頭疼的問題:如何駕馭這些功臣宿將!
劉啟心中的問題暫時沒有答案,但另一件事卻有了答案。
周亞夫立了大功同時也有處事不周的嫌疑,這個世界上,有兩個人,會讓周亞夫日子難過。
從此以後,對於周亞夫,劉武會暗算他,劉啟會防着他。
當然,劉啟腦子不糊塗,有想法也得等太尉料理完那些叛亂的諸侯再提。
周亞夫沒有打算去北方搶功勞,吳楚都滅了,大局已定,如果所有魚骨頭都由他來啃,會落下個搶功勞的嫌疑。周亞夫從父親的教訓中深刻認識到做人要低調,做名人更要低調,好戰爭功必然招致非議的道理。
所以,周亞夫只派出韓頹當帶兵前往北方助欒布平叛,自己則率大部人馬班師回朝。
七國之亂初,齊王劉將閭原本也信誓旦旦地加入了叛亂聯盟。不過這傢伙言而無信,關鍵時刻反悔,白紙黑字的合同他也不認。齊王的行徑惹惱了其他四王,他們一致認為要取天下,一定要先幹掉這樣狼心狗肺出爾反爾的無信之人。
四王之中的首領膠西王劉卬,安排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跟隨自己圍城,濟南王劉賢負責糧草。
不過,臨淄城並非什麼豆腐渣工程,三王攻城一度受阻。然而,這卻沒有讓三王打消繼續攻城的念頭,他們反而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
劉將閭守得直叫苦,不時派使者出來向三王求和,表示都是同胞兄弟,何必弄得你死我活不成。
沒想到三位大佬言辭拒絕了,大罵這混蛋小子早幹嘛去了,要停戰也可以,但是求和的方式得改一改,得改成投降,把臨淄讓出來。
使者回城作了一番匯報,齊王氣得直跳腳,臨淄是家底,無論如何不會讓給他人。
既然你們無情,那也別怪我不義。
齊王派出路中大夫跑到長安去求救。
路中大夫一去長安,便是大半個月。齊王搖擺不定的性格再一次顯露無疑,眼見路中大夫一直沒有消息,只能又使出外交手段,希望與三國聯盟。
結果還是一樣。
這時候,路中大夫從長安到達臨淄郊外。當他打算進入臨淄城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臨淄城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別說他一個大活人。
怎樣才能把消息帶給齊國君臣呢?
冥思苦想之下,路中大夫終於有了一個主意,而這個主意將以鮮血作為代價。
結果可想而知,路中大夫被活捉了。
三王沒有殺路中大夫,而是叫他給齊王帶個話,要麼投降,要麼城破身死。
路中大夫當場拍胸脯保證沒問題,各位老大放心,你們就等着好消息了。
他被劉卬的將領押送到城門前,只見路中大夫擺了擺姿勢,清了清嗓子,向城上大聲喊了起來。
這番話,震動城池,為臨淄軍民帶去了希望,也給自己的生命劃上了句號。
朝廷已發兵百萬,太尉周亞夫擊破吳,楚,已引兵救齊,大王請堅守!
路中大夫回頭望着身後渾身顫抖的劉卬等人,一身輕鬆,一臉微笑。
他的使命完成了,他的計謀實現了。
生又何歡,死又何懼!
路中大夫倒在了血泊中,他用鮮血告訴那些叛逆者,要取臨淄,要取天下,就必須踏過無數像他一樣的愛國者的屍首。
路中大夫人生的最後一句預言讓惶惶不安的齊國上下有了堅守城池的勇氣,齊國臣僚們紛紛勸諫齊王不要求和,應當堅守,等待朝廷援軍。
不久之後,臨淄城終於等來了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