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兇猛:這個家我敗定了 第101章:八股取士
大乾鄉試考的是八股文,簡稱八股取士。
這八股文和尋常文章不大一樣,不是說你文采夠了就行,而是你得見多識廣。
這讀的文章多了,便能看得懂題。
看得懂題了,自然也就知道該如何破題了。
當然,有人也會尋思,好歹都是寒窗苦讀十數年的學子,怎麼會連題目都看不懂,未免太過荒誕。
但事實還真是如此。
這些年來,為了把八股考出新意來,大乾的考官們可謂絞盡腦汁。
在出題上,已經是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
李長空依稀記得景行二年,大概是考得最難的一年。
考的是截搭題。
正常來說,八股文出題,都是從著名的聖人文章中摘抄一句話。
叫考生以此為題,按照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結構,寫出一篇文章來。
雖說結構複雜,處處都有規矩要遵循,毫無創新性,但對底子厚實的考生而言,倒也不算太過折磨。
畢竟那些個出名的聖人文章也就那麼幾篇,真要是用功讀書的,十幾年下來,早就倒背如流。
難的不過是八股文的格式罷了。
可截搭題完全不同!
他最難的就是破題!
李長空依稀記得,在前世時,這種題型在明朝中後葉時期發展的最為鼎盛。
當時最著名的一道題就是「皆雅言也,葉公問孔子於子路」。
什麼意思?
看起來完全就不通順,簡直叫人一頭霧水。
而實際上,一頭霧水就對了。
這就是截搭題的刁鑽之處,它的考題並非一句完整的話,而是從兩篇毫不相干的文章中各自摘抄出一句,最後組合起來,作為考題。
就比如這一句「皆雅言也,葉公問孔子於子路」。
前者摘抄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意思是孔子也有用雅言的時候,當他讀《詩經》、《尚書》和陳說禮樂制度的時候,用的都是雅言。
後半句則摘抄自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人將至云爾」。
意思是: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就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告訴他,我的為人是,發奮讀書時會忘記吃飯,快樂時會忘記憂愁,連老年將至也毫不察覺,如此罷了。」
所以,皆雅言也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有什麼干係嗎?
沒有!完全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句話,半個銅板的干係也沒有。
可偏偏,當時的考生就要根據這麼一句話,再根據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麼一大堆繁瑣複雜的結構,做一篇文章出來。
稍有寫得不好的地方,便是扣分之處。
扣的多了,也就名落孫山了。
李長空只記得明朝時候的考題,但是據他觀察,大乾現在就算沒有到明朝後葉時期,但至少也和明朝中葉時期差不多了。
這八股文,壓根就不是多讀書就能做得出來的。
你得練,得刷題!
相對而言,其實前世李長空還專門拿這個問題問過自家導師。
導師的回答是,可能用衡水那一套法子教出來的讀書人,做這樣的八股文章,才能遊刃有餘。
對,就是應試教育!
甭管你題目出的多難,如果事先見過,甚至還刷到過一樣的提醒,還難嗎?
還有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麼一堆狗屁結構,一開始看起來是很難,很刁鑽。
但如果同樣的結構,寫過十遍百遍,乃至千遍,只怕已經是熟悉得不成樣子了,難道還會覺得難嗎?
所以針對八股這種毫無實際用處,只會折騰考生的題型,怕是只能用應試教育去磨它了。
而李長空身為一個被前世應試教育辛苦折磨了近二十年的大好青年,對這一套路子,自然是輕車熟路的。
所以在給李隆的那一大疊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