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2160真實可信
更新:11-27 23:54 作者:七七家d貓貓 分類:女生小說
以下是為你提供的《》小說(作者:七七家d貓貓)正文,敬請欣賞!
今天第四更,求推薦,求訂閱!
沒有人預料到「一天」會是這樣一個結束,就如同沒有人預料到「一天」會有之前那樣一個開頭一般。與原著小說相比,「一天」的結尾顯然更加意味深長。準確來說,也許在電影的開始,那一片幽藍色光芒之中安妮-海瑟薇眉宇之間的沉重就讓觀眾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故事的最後也的確是以悲劇收場,但卻沒有觀眾想到,「一天」的最後卻是回到了艾瑪和德克斯特相見的第一天,兩個人熱情的擁吻,艾瑪邁着輕快的步伐轉身離開,德克斯特看着手裏的電話號碼意味深長。
1988年的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是開始,也是結束。
這種帶着強烈命運暗示的環形格局,為「一天」畫上了一個句點,同時也將整部電影那種震撼心靈的感動推向了巔峰。
看着那平緩到安靜的畫面在眼前緩緩落幕,那種窒息的感覺剎那間席捲而來,在自己能夠做出反應之前,淚水就突破了所有的防線,徹底決堤。即使有的觀眾在看到艾瑪意外去世時,還嘲諷着「又一次矯情的煽情戲碼」,認為這是埃文-貝爾導演生涯最大的一次敗筆,可是在此時卻無法再繼續淡定下去,他們只能看着沿路的街燈在艾瑪歡快的腳步中一盞一盞亮起,愛丁堡繚繞的迷霧模糊了視線,洶湧的情緒沒有給人們任何遲疑的空隙,就在大腦里掀起了一場情感風暴。
有沒有這樣一個人,你為其拒絕了自己、拒絕了世界,卻依舊傻傻地等候,即使你知道不管等多久他也依舊不會回頭;即使在想念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里都痛不欲生,可是你依舊學不會放手。你說,「我認了,從喜歡上他的那一刻我就認輸了。」深愛註定無法擁有時,包括你自己在內的許多人都說:放棄吧。真的不值得。但是只有自己內心明白,是真的放不下。如果能夠放下,早就已經放下了,誰還會畫地為牢困死自己。
這樣的人傻嗎?傻,愚蠢至極。他不知道自己傻嗎?不,他知道,而且比任何人還要清楚明白,只是依舊。依舊義無反顧依舊奮不顧身依舊飛蛾撲火。也許,這就是愛情。
艾瑪等待了自己深愛着的德克斯特,這讓「一天」充滿了童話般的色彩;但是一場車禍讓她沒有能夠和他走到生命的盡頭,這讓「一天」充滿了俗套的藝術色彩;可是,這一次等待的人換成了德克斯特,這是一場沒有盡頭的等待。卻成為了德克斯特繼續生活下去的唯一勇氣,這讓「一天」升華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最後,德克斯特回想到了自己和艾瑪認識的那一天,一切都那一天開始,其實也早就在那一天結束了,這讓「一天」的痛苦剎那之間席捲而來,如此童話如此現實如此藝術,如此矯情如此俗套如此低劣,卻如此美好。
她等待了他十七年。擁有了三年的幸福;他享受了二十年的美好,卻用自己的餘生繼續等待下去。
就是這樣一個最簡單最童話卻又最現實最殘酷的故事,如同閃電般狠狠地集中了觀眾,那種洶湧的悲傷和遺憾將所有空氣都抽光,窒息的感覺輕而易舉地就讓淚水和鼻涕狼狽地在臉上肆意橫流。
埃文-貝爾從來都不是煽情的,即使在「戀戀筆記本」那部賺了無數熱淚的電影之中,其實埃文-貝爾也是有意在控制電影的煽情指數,不過「戀戀筆記本」作為埃文-貝爾第一次導演的作品,其實還是算比較刻意比較煽情的了。緊隨其後的「神秘肌膚」就逐步將埃文-貝爾的風格建立起來。不刻意煽情不刻意說教不刻意矯情。更多的反思是在許多細節之中悄無聲息地瀰漫開來。
這一次,「一天」的故事本身就帶着一種矯情的文藝味道。使得電影整體風格略顯煽情,特別是在艾瑪遭遇車禍去世時,這種文藝的風格到達了巔峰,幾乎所有人都在疑惑着:埃文-貝爾這是怎麼了?這可不是埃文-貝爾的電影風格,包括「首映」的艾略特-卡特等記者在內則有些幸災樂禍——看來埃文-貝爾導演生涯終於是要出一次紕漏了,雖然說「一天」整體質量依舊不俗,但卻無法與埃文-貝爾之前那些優秀的作品相提並論。可是埃文-貝爾很快就給出了他的答案。
德克斯特壓抑到痛苦的沉悶,唯一的一次流淚也是悶在了拳頭裏,所有的發泄都被生活的重壓狠狠抑制在了胸膛里,而故事的最後還是回到了1988年的七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