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佑明 第七百三十五章 太子升官,皆是忠臣
更新:07-19 10:20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軍事小說
「如果本縣真的很想進步,自然不會在乎這麼多;」
「但本縣更在乎的是,有沒有真的在忠於陛下忠於社稷。」
「至少在本縣看來,犯不着為了多移民和個人前途去壞公道人心,去做欺君之事!」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婺源縣要抓這麼多礦賊就讓他們抓去吧。」
「本縣不但不會肆意構陷沒有私自採礦的良善之家,還會嚴查底下敢這樣做的人,且會向朝廷上奏本反應此事!」
太子說後就對張蘊生又說道:「張老如果覺得本縣此舉很是迂腐,可以在僱傭期到後離開,我也可以幫你舉薦一位更值得你去入慕的東家。」
張蘊生則嘆了一口氣,說:「東翁能下定這樣的決心,要麼是聖人,要麼是背景沒那麼簡單的人。」
太子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休寧縣是怎麼回事,整個徽州府就休寧縣抓的礦賊最少,竟一千都沒有,如此大縣,豈能這麼點礦賊!」
雖然太子選擇了不亂來,但是他的上級——安徽巡按況隆庚對此卻非常惱怒,在收到治下各縣上報的查私自採礦情況匯報後,就當場叱問起來。
隨後。
況隆庚還直接給去太子的休寧縣去了公函,讓其務必保證沒有一個私自採礦的礦賊漏網,確保無任何包庇與窩藏嫌疑。
況隆庚這道命令的言外之意就是嫌休寧縣抓的礦賊少了,相當於告訴太子,如果他抓的礦賊再不夠數,那太子這個休寧知縣就要被他這個巡按御史扣上一個包庇和窩藏礦賊的帽子。
太子看到這道公函,也心若火熾,他沒想到堂堂巡按也是這幅德行,也只求結果好看不問過程,而巴不得他們這些地方親民官多造些冤案出來。
「他們就不怕朝廷這樣做,會逼出民變來嗎?」
太子不由得問道。
張蘊生訕笑道:「東翁息怒,現在朝廷各地都派駐有大兵,所以上面只怕巴不得出現民變,這樣就可以流放更多的人。」
「話雖如此說,但這是在拿整個國家的信譽開玩笑,也是違背了把本族百姓當人的新禮,如果我們今日可以為移更多民眾,肆意污衊,是那他日一旦民變一旦大到不能阻擋的地步,那造反的百姓是不是就也可以不把皇室貴胄與權貴官紳當人看,也可以為了國家大義,想殺就殺?」
「這樣豈不依舊是舊禮的時代,人人隨時都會被當成奴隸,也隨時都會成為人上人,而不會有真正可以獨立自由到可以做自己研究創作自己作品的人材?」
「可以說,現在這些人,雖然各個嘴上都說着新禮,但還是在拿舊禮那一套做事!即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討好上面,為了眼前的國家利益,不惜讓大量無辜的人枉死!」
「這樣下去,只要蒸汽機帶來的財富增長到不能再增長而停滯的時候,大明遲早會恢復到舊禮那一套!」
太子越說越起勁,到最後竟雙手叉腰起來:
「大不了,我這知縣不做了,也不會按他況巡按的意思來。」
「好!」
「很好!」
「這個休寧縣的知縣還真是有脾氣,既如此,那本官只能如實向朝廷參劾他的懶政之舉!」
巡按御史況隆庚在知道休寧縣的太子沒有照辦後,也頗為氣惱,故也就說了這麼一句,然後就真的上本參了太子一本。
而安徽巡撫趙懷慶也在看到徽州府各縣查緝礦賊的情況後,同巡按御史況隆庚一樣驚訝。
因為他也沒有想到休寧縣會抓這麼少的礦賊。
但趙懷慶沒有多說什麼,更沒彈劾太子。
不是趙懷慶不想下面的官員多抓些礦賊,而是他知道,敢在這個時候還講公道的人,要麼是不怕事的真君子,要麼是背景很強的人,自己沒有必要因為一個縣沒有多抓礦賊就是惹惱這樣的人,畢竟這兩種人都沒必要去得罪。
太子這裏則將婺源知縣戴一清過度執行聖旨的罪證收集了起來,且直接通過大明的密告體系,奏了上去,意在反應一下基層的情況。
「殿下反應的這種情況肯定是真實的,但陛下,以臣愚見,眼下像戴一清的這種情況還不能處置。」
「因為朝廷若真只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