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云:漢王重征天下 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
更新:11-08 05:54 作者:西宮娘娘玉靈月 分類:軍事小說
崇禎看出來了,但還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裏面的原因就很複雜了。
最重要的一點,即使不考慮漢王就藩的緣故,單說楊嗣昌通過堅守鄖陽、興安,與武昌、荊州等地遙相呼應,多方牽制李自成的對策,也是個極佳的戰略。
讓崇禎自己想,也沒有更好的對策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楊嗣昌能保證自己轄地內基本安寧,每年上交朝廷的稅賦半分不少。在這個基礎上,楊嗣昌還能從士紳、豪強手裏弄到糧餉,從而自己負擔大部分軍需,大大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所以崇禎找不到更好的人選替代楊嗣昌。
大明可能有不少比楊嗣昌能力強的,但綜合考慮能力、經驗、威望、資歷,能替代楊嗣昌的人就太難找了。
而且楊嗣昌已經證明了自己能夠經略好西南數省,既然沒出大問題,那保持穩定才是最佳選擇。
如果現在換人,那還得反覆嘗試,試出下一個適合經略西南的人選。
大明現在的局面,經不起這麼反覆折騰了。
所以崇禎的選擇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區區一個漢中府而已,就算真讓漢王佔住了,短期內反而能替朝廷獨當一面。
等天下大勢穩定了,再收拾漢王也不遲。至於楊嗣昌嘛,文臣而已,一道聖旨就解決了。
再說了,楊嗣昌做的事情,還在合理範圍之內,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逾矩。
人心漸失的局面下,楊嗣昌還在干實事,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崇禎自己分析了一下形勢,便下令京師戒嚴,並允許北直隸、山東各府、州、縣組織鄉勇,抵抗清軍。
眾臣只管唯唯領命,都不願意再講自己的見解了。
如今朝廷已經在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掌握,而且手中能調動的資源越來越少。
所以清軍入塞、肆意劫掠,朝廷只能幹瞪眼,地方則只能自求多福。
以前清軍入塞,好歹還有勤王大軍。
地方州府據城固守,勤王大軍跟在清軍後面追擊。
雖然勤王大軍無法對抗清軍主力,但撞上小股清軍,還是能拼一拼的。
所以清軍也有許多顧忌。大軍聚在一起,不方便搶掠;分散開吧,又容易被勤王軍重創。
現在好了,勤王大軍沒有了,清軍徹底安逸了。
剩下唯一的難點,就是攻城了。
所以清軍這次入塞後,不慌不忙、優雅從容,分兵劫掠、試探為主。
如今是寒冬,先站住腳,小規模劫掠。等明年春暖花開,再進行真正的大規模劫掠。
在明年夏天之前結束劫掠,退回遼東即可。
卻說在京師戒嚴的同時,襄陽城中,一片混亂。
左良玉命部眾向城中士紳、富戶『借餉』,鬧得沸沸揚揚。
最後連左夢庚都看不下去了,便來到書房,對左良玉抱怨道:「爹,您看看外面都成什麼樣了。再這樣下去,咱們就無法在襄陽立足了。」
左良玉像看傻子一樣看了一眼左夢庚:「你不會真想留在襄陽抗擊李自成吧。
『借』一批糧餉,咱們就可以乘船南下了。
誰愛對抗擊李自成,誰就去好了,反正我不去。」
左夢庚被噎住了。
左良玉又問道:「我讓你好好學習滿文滿語,你最近學了沒有?」
左夢庚冷哼一聲:「那些滿文,就跟鬼畫符一般,當個正經事去學那玩意兒,真是蠢到家了。」
左良玉搖搖頭:「等大清坐了江山,你就知道為父不蠢了。」
左夢庚冷笑道:「大清打進來還早呢,既然爹你不想抗擊李自成,那咱們往哪裏跑?」
「武昌。」
「為什麼不是荊州?」
左良玉笑道:「上次楊嗣昌給了我們二十萬軍糧,我連他運糧的船隻都一起留下了。
再加上咱們自己的船隻,足夠帶上所有家當和部眾,順漢水直下武昌了。
咱們現在再跟士紳們借點錢糧,到了武昌也能支撐個一年半載。
然後笑看風雲、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