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 第156章 虎視眈眈
儘管如此,在地主們瘋狂侵佔民產期間,他們仍顧慮到上層的蒙族貴族手持刀兵虎視眈眈。
他們雖不是保護平民免受剝奪的利益守護者,只是意圖分食這片肥沃之地。
然而他們憑藉實力在某種程度上遏制住了地主們的野心,使之在土地兼併的過程中保留了一定的約束力。
而當明朝在朱棣建立時嶄露頭角後,這個層面的力量威脅消失,貪慾的本地領主們在廣闊天地中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發揮空間。
此時的士族尚未強大,在明代開國初期這一階段,士族階層還顯得頗為弱小。
士人的弱勢意味着小地主甚至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作為從最底層一路奮鬥而來的 ** 朱棣深知此理。
人心並不由那群四散在田間、個體無法聚集成團的勞動階層所掌控——真正的人心構成是由握有一定資源的小地主人群構成。
在戰場上,最終決斷的是財力、物力,而這些貢獻者,恰恰就是已將民眾的汗水榨取完畢,掌握了這些財物的微小地主們。
這群將他人勞動成果據為己有的人不僅缺乏足夠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資源,一遇到動盪局面,就成了那些更大規模覬覦者的首選攻擊對象。
儘管他們個人缺乏反抗的力量,但是如果他們聚合在一起,則具備一定的抵抗力。
這種既穩定又充滿變化的組合便是「人心」的象徵,簡單來說,當一群小地主集結在一起時決定支持某人,短時間內該人選便能在當地獲得巨大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因此在此處排除大地主的原因,在混亂時代的大環境促使之下,它們自然傾向參與到政治權力的遊戲裏去。
他們的目的是吸引更多小地主的支持和凝聚「人心」,而並非將自己歸結為此。
如今的朱棣明顯察覺到,在洪武十三年這樣一個關鍵節點上,小地主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
無論是當年與他一同建功的眾多有功人士,還是後期投靠過來的大地主階層,都顯露出同樣的窘迫之象,而他們卻似乎正逐步走向衰敗與消逝之路。
在大明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的這十多年裏,利用手頭現有的權勢和資源,不斷地在進行土地兼併。
這不是皇帝僅從上奏文件里捕捉的流言蜚語,更是一份份各地密探報告匯總後觸目驚心的事實數字。
在別處發生的土地兼併,對於朱元璋不過是通過斬草除根來維持局勢穩定,將其視為一種臨時性的壓制手段。
然而發生在故鄉——鳳陽——的那種更為嚴峻和可怕的局面,超出了他在短短几個詞彙就能輕易解決的範疇。
當年與自己共同開創帝業的老戰友,已化身為鳳陽這一方土地下最大的土地霸主,「說鳳陽,道鳳陽;鳳陽乃佳鄉。
十中之九荒」 的民間俚語,正是描繪的這般景象。
當錦衣衛帶着這首令人心寒的童謠呈報於朱元璋面前時,這位帝國的最高主宰,怒氣洶湧,其火光似乎照亮整個朝廷,爆發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大廳之內。
認識到當今天驕勢力的貪婪無度後,朱元璋並未待準備妥當,果斷將禍患源頭胡惟庸剔除掉。
他的初衷或許是為了救治朝中已然病入膏肓的政治環境;然而更深遠的意圖,實則是徹底剷除 ** 的根源。
望着北方的方向,朱元璋明白此時在北平守衛封疆的大兒子,朱棣,已經成為他手中最為關鍵的賭注之一。
如果四公子真能妥善執行《論藩》,為大明帶來了煥然一新的繁榮景象,無疑,朱元璋將擁有掌控全場的力量。
目前,他已將自己的有限賭注,一部分投擲在長兄朱棣身上。
與此相對的是京城內部,作為老二朱允炆的心腹和線人,姚廣孝這次將所有籌碼全部賭在了胡軻身上。
他清楚與北平王的合作,表面風光背後卻是搖搖欲墜,畢竟這合作如同一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