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則天 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金榜題名,無疑是這個時代讀書人最大的夢想。
到了二月,吏部便不斷上奏,請示科舉相關事宜。
李治最近太過忙碌,一方面是三門峽爆破計劃,已到施展階段。
另一方面,劉仁軌、上官儀等人,請旨整飭吏治,李治也在暗中支持他們,並授意他們從戶部開始。
再有,程知節的大軍已到涼州,等過沙州,就會與西突厥的境內接壤。
這場等了幾個月的戰爭,也快開打了。
一時間,李治也難以把精力都放在科舉上。
原本他想細細考慮科舉改革計劃,深入了解後,卻發現困難重重。
首先,唐朝的科舉剛建不久,極不成熟,難度極大,每年只有數十人能考中。
僅憑這幾十個人,與門蔭入仕的數百權貴相比,不值一提。
況且每年考下來,這數十人之中,也包含大量世家子弟。
世家大族子弟,雖能憑門蔭入仕,名額有限,剩下那一部分子弟,也會走科舉之路。
這些人擁有的教育資源,遠勝寒門平民,天生就擁有極大優勢。
再加上權貴對主考官的影響力,導致主考官傾斜權貴子弟。
在如此不公平環境下,能走到最後一步的普通考生,鳳毛麟角。
要改變這種局面,縱是皇帝,也非易事。
首先,科舉是祖制,長孫無忌等人取消很難,李治想改也不易,必定遭到群臣反對。
不說權貴,就算劉仁軌、李義府等人,也未必會支持他,因為這動的是所有當權者利益。
每年的朝廷官員空缺就那麼多,若要增加科舉名額,就必須削減門蔭入仕人數。
五品以上官員,都能蔭補子孫,要想減少蔭補數量,他們豈會願意?
這天上午,李治在甘露殿來回踱步,忽然朝王伏勝道:「伏勝,去把皇后請來。」
不一會,武媚娘來到甘露殿,朝李治見過禮後,柔聲道:「大家找妾身過來,可是為科舉之事憂心?」
李治拉着她坐下,道:「你最近一直在考慮此事吧?」
武媚娘瞥了他一眼,幽怨道:「妾身確實一直在琢磨此事,想為大家分憂,可又怕大家責怪,不敢多言。」
李治只當沒聽到後面一句,說道:「你跟朕說說,這次科舉怎麼改,你可有什麼好主意?」
武媚娘正色道:「妾身有三個想法,請大家斧正。」
李治道:「說來聽聽。」
武媚娘道:「要在每一科增加人數、又或降低錄取標準,有違祖制,群臣和宗室必定反對。所以妾以為,可增加考試類別。」
李治沉吟道:「你是想用增加科目的方式,降低難度?」
武媚娘道:「大家聖明。」
科舉目前的考試內容有四種,分別是:經帖、墨義、口試和策論,每類兩題,加起來共八題。
全通者為甲第,通六題者為乙第。
倘若再加兩題,甲第要通過十題,難度更高。
但可以把乙第標準,依然保留在六題,如此一來,就會增加通過之人的數量。
武媚娘道:「大家提出此議,朝臣定會上奏,將乙第難度,也提高到八題,若是如此,反弄巧成拙。」
李治點頭道:「朕心中有數,你接着說。」
武媚娘道:「第二點,陛下可增加殿試,在大殿中親自出題考問,如此一來,可杜絕作假。」
李治聽完後,心中一動。
這正是武則天後來採取的做法,看來她年輕時,就考慮到這一點。
「不錯,最後一條呢?」
武媚娘道:「殿試雖能防權貴作假,然而,很多有才之人,還未來到大殿,就因得罪權貴,過不了考官那一關。」
李治道:「那你有什麼辦法應對嗎?」
武媚娘道:「主考官想偏心,必須知道考生名姓,可讓考生將自己名字糊住,等結果出來,再行揭開。」
李治沉吟片刻,說道:「且容朕再考慮一下吧。」
武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