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第216章 楊嗣昌:忠誠與爭議並存的一代名臣
一、步入仕途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楊嗣昌中舉人,這是他步入仕途的起點。四年後的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他在殿試中位列三甲第一百九十六名,獲賜同進士出身,標誌着他正式踏入了明朝的官僚體系。此後,楊嗣昌開始了他多姿多彩的官宦生涯,先後擔任杭州府學教授、南京國子監博士等職位,這些經歷不僅鍛煉了他的行政能力,也為他後來在戶部任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嗣昌在戶部的歷練尤為重要,他先是在福建司和江西司擔任主事及員外郎,後於泰昌元年(1620年)升任戶部郎中,不久又遷至南京戶部新餉司郎中。在這個位置上,他展現了對財政管理的深厚理解,尤其是在處理邊疆軍餉問題上。當登萊巡撫袁可立因遼東戰事緊急向朝廷請求撥款時,楊嗣昌及時上書,呼籲朝廷發放二十萬兩銀子以穩定軍心和民心,顯示出了他對國家大事的高度責任感和敏銳洞察力。
然而,正當楊嗣昌在官場嶄露頭角之時,朝中政治風雲突變。隨着魏忠賢勢力的崛起,朝堂之上東林黨人與閹黨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為了避免捲入這場政治旋渦,楊嗣昌選擇了明哲保身,以病為由辭官歸鄉,與父親楊鶴一同隱居在湖南武陵,享受着田園生活的寧靜。這不僅是對個人安全的考量,也是對家族未來的保護。
在隱居期間,楊嗣昌並沒有完全遠離政事,而是利用自己在戶部積累的豐富經驗,開始整理和總結有關邊疆財政和軍事後勤的知識。他編纂的《地官集》二十卷,系統地記錄了他在戶部工作時對於邊疆事務的觀察和思考,這份着作不僅是他個人學術成就的體現,也為後人研究明末邊防政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二、獲任邊寄
天啟七年(1627年),隨着信王朱由檢即位為崇禎帝,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原先被排擠的楊鶴、楊嗣昌父子迎來了新的機遇。崇禎帝對楊嗣昌的才華早有耳聞,尤其對其着作《地官集》印象深刻,這促使楊嗣昌得以重新啟用。崇禎元年(1628年),他被派往河南汝州道分巡,翌年冬又調任霸州兵備道,負責地方軍事與治安。
崇禎四年(1631年),楊嗣昌升任整飭山海關內監軍兵備道,負責關鍵邊防區域的安全。然而,家庭的不幸接踵而至,他的父親楊鶴因招撫農民軍首領神一魁失敗,被判死刑。楊嗣昌深感憂慮,多次上疏請求辭職,願意以自身官職換取父親的性命。崇禎帝被其孝心所感動,最終赦免了楊鶴的死罪,改為戍守江西袁州,並勸慰楊嗣昌繼續為國效力。
崇禎五年(1632年),楊嗣昌被委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海關、永平府等要職,負責提督軍務。在任內,他積極整飭防務,加固山海關兩翼城,顯着提升了邊疆的防禦能力。崇禎七年(1634年),他更進一步,被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鎮總督,頻繁上疏討論邊防策略,提出開礦招工的創新思路,以削弱潛在的叛亂勢力。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展示了楊嗣昌的治理才能,也加深了崇禎帝對他的信任。
然而,命運的考驗並未結束。崇禎九年(1636年),關外滿清入侵,兵部尚書張鳳翼畏罪自殺,國家陷入危機。崇禎帝決定起用楊嗣昌,命其接任兵部尚書。面對如此重任,楊嗣昌曾三次上疏請求辭讓,但都被崇禎帝拒絕。次年三月,楊嗣昌抵京履新,直接進入政治決策的核心,開始了他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階段。
三、張網剿寇
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之時,明王朝正遭受內外交困。外部,滿清的鐵騎頻頻南下,威脅京師安全;內部,以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在中原地區流動作戰,成為明朝的心腹之患。楊嗣昌上任之前,陝西巡撫孫傳庭在黑水峪大敗起義軍,生擒高迎祥,使得局勢暫時有所緩解。然而,楊嗣昌在守制期間已對時局進行了深入思考,他深知國家面臨的危機,並且具備出色的口才和筆力,每次面見崇禎帝時都能條理清晰地陳述觀點,與前任兵部尚書的木訥形成鮮明對比,深受皇帝賞識。
楊嗣昌對明朝未來的規劃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攘外必先安內」,二是「足食然後足兵」。他主張先與清朝議和,以穩定京畿周邊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