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第245章 愛新覺羅·伊里布:清朝轉型期的關鍵人物_頁2
永靖海疆」。
在此期間,定海義民包祖才兄弟誘捕了一名英軍軍官,並將其送至寧波。八月下旬,英軍的一艘大船和兩艘舢板船闖入慈谿、餘姚、上虞、會稽境內,遭到當地軍民的襲擊,多名英軍被捕。伊里布對這些俘虜給予了優待,試圖以此緩和與英軍的關係,並阻止進一步的進攻。
天津會談後,道光帝指示伊里布,如果英軍船隻僅是路過或停泊在外洋,則不應主動攻擊。對此,伊里布回應說,英軍船隻即將返回廣東,接受調查,因此浙江方面不應輕易出擊,以免事態擴大。他認為,對待外國勢力的最佳策略是展示誠意,通過和平手段逐步使其撤退。為此,他建議釋放俘虜作為交換條件,促使英軍交還定海並撤退兵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妥協退讓
道光二十年(1840年),隨着英軍在定海的持續佔領,伊里布作為欽差大臣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九月初,英軍指揮官懿律從天津回到定海,並在九月六日致函要求釋放英軍俘虜,但對歸還定海一事隻字未提。次日,義律帶着馬儒翰來到鎮海海濱,與伊里布、福建提督餘步雲、浙江提督祝廷彪在東嶽宮進行了談判。在宴席上,衢州守備周光壁對英軍軍官的傲慢態度感到憤怒,甚至想要將其斬殺,但被伊里布制止。
在談判中,義律明確要求釋放俘虜,並表示將在俘虜釋放後再商討歸還定海的問題。面對英軍的壓力,伊里布選擇了妥協,向道光帝提出所謂的「權宜之計」,即即便英軍只撤走一半兵力,也要考慮釋放他們的俘虜,以求迅速結束事態。這一做法顯示出他在面對強敵時的軟弱和妥協傾向。
當時,林則徐曾秘密建議道光帝,可以派遣士兵偽裝成鄉民或訓練鄉民成為壯勇,以期在適當時機發起反擊,殲滅進犯的英軍。道光帝要求伊里布查明情況並詳細上奏。然而,伊里布認為,如果人數太少無法對抗英軍,人數太多又會引起英軍的懷疑,因此認為林則徐的建議不可行。
十月一日,伊里布派家丁張喜,以六品頂戴的身份,率領人員並攜帶雞鴨牛羊前往定海犒賞懿律,並告知對方林則徐已被革職,兩國即將罷兵修好。同時,他還接受了英軍贈送的大呢、嘩嘰、洋布、千里鏡等物品。十三日,伊里布擅自與懿律簽訂了浙江停戰協定,同意英軍繼續佔領舟山及其附近的小島。
十九日,義律和馬儒翰帶領三千人前往廣東,但仍留下三千人駐守定海。此時,定海鎮總兵葛雲飛請求乘機收復定海,但遭到伊里布的拒絕。不僅如此,伊里布還向道光帝奏稱英軍言行「甚為切實」,不會違約,並建議撤減浙江的防兵。他下令將安徽、福建調來的客兵全部撤回,並大量裁撤浙江本省的防兵,共撤防兵五千六百人,同時解散了水勇和鄉勇,這一舉動引發了浙江人民的強烈不滿。
十月二十三日,鎮海的士紳、漁民、船戶和商人聚集一千餘人,前往伊里布的住處請願示威,反對撤兵妥協,並要求駐軍堅持抵抗,保護人民的安全。然而,伊里布不顧民眾的反對,堅持妥協政策,並與廣東的琦善相互勾結,頻繁通信,鼓吹失敗主義論調。
十一月二十一日,琦善報告廣東會談的情況,義律提出必須另劃一處給英軍才能退還定海,這引起了道光帝的不滿。道光帝命令伊里布全力圍剿英軍,不得示弱。然而,伊里布依然拖延觀望,畏敵不前,反而向道光帝奏稱「制夷之策,在嚴守不在力戰」。
道光帝再次諭令伊里布,強調兵貴神速,務必一鼓作氣消滅英軍,否則將嚴厲問責。但即使如此,伊里布仍然按兵不動。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一月三日,琦善擅自與義律簽訂《穿鼻草約》。伊里布在得知消息後,繼續為琦善的行為辯護,並聲稱江、浙兩省的軍隊大多無能怯戰,想要進剿必須依靠精銳之師。他的言論被道光帝斥責,並改命江蘇巡撫裕謙為欽差大臣赴浙進剿,令伊里布回任兩江總督。
閏三月,伊里布被召回京城聽候諭旨,兩江總督一職由裕謙接任。四月,伊里布被押解至京城接受審訊。六月,朝廷下令 交 大臣商議定罪。不久,伊里布被革職,並發往軍台效力贖罪,以示懲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