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第131章 調人
地方紛亂不止,朝堂也不肅靜。
自朱翊鈞下旨,將天下礦產收歸朝廷,在內閣和六部中是通過了,可朝堂還是有些許官員上疏反對。
不過反對沒用,內閣和六部都通過了,下面的人反對也沒太大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一個政策出台,還沒有施行呢,你就說這個政策不行,很難讓人信服。
好比是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孩子,大家都趕去祝賀,都說這孩子好,這孩子漂亮,這孩子可愛。
唯有一人到了那說,你這孩子一定會死的。
只要是人,都會死。
這是實話。
但,不應該在那種情形下說。
收歸礦產也是,政策還沒施行呢,你們就說行不通,那誰聽了也不願意。反對的人呢,也就不好太過堅持。
可等到浙江的亂況報到朝廷,朝堂上很多人就有理由了,紛紛上疏請求將收歸礦產之策,罷廢。
慷慨陳詞,為民請命,乍一看,全都是青天大老爺。
朱翊鈞當然不可能同意。
於是雙方在朝堂上展開了拉鋸。
不過雙方都心照不宣的在枱面上對壘,誰也沒有掀桌子。
百姓、礦工沒有發生暴亂,只是圍堵官府,請求公道。
朱翊鈞也沒有肆意抓捕官員下詔獄。
大家都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無非就是誰多吃一口,誰少吃一口,真要是把桌子掀了,事情就無法挽回了。
其實,朱翊鈞倒是巴不得地方暴動,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派軍隊鎮壓。
軍隊掃過去,什麼就都好說了。
只是,真要是這麼幹,就要苦一苦百姓啊。
就在雙方拉鋸之時,內閣首輔申時行上疏,以英宗兩歲、孝宗六歲被立為儲君之例,請求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朱翊鈞看着申時行的這道奏疏,冊立儲君,是國之大事,申時行作為內閣首輔,上這樣一道奏疏,屬於臣子本分,沒什麼不對。
而且就大明朝皇帝的普遍壽命來看,早早的冊立太子,並無不妥。
但在這個節骨眼上,立不立太子,倒不如收不收銀礦更為重要。
請求罷廢收歸礦產一事的奏疏,朱翊鈞可以不批,可申時行這個請立太子的奏疏,是必須要批的。
朱翊鈞批的內容也很簡單,若中宮有出,奈何?駁。
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張鯨,緩步走到朱翊鈞身側,「皇爺,這是北鎮撫司的宋金,從浙江送來的奏報,還有浙江請求罷免一些官員的奏章。」
朱翊鈞接過一看,是處州府衙的一個通判與當地士紳利益往來,夥同監獄牢頭,火燒大牢,有意毀滅人證。
浙江也是因此請求罷免處州府衙的官,同知、通判,全換一遍。
錦衣衛奏報的,則是浙江近來詳細的動向。
朱翊鈞看過後,將奏報放在書案上,「王之垣現在是在蘇州吧?」
「回皇爺,王之垣說是在赴任浙江的途中,感染風寒,便上了個疏,現在是在蘇州府養病。」
王之垣是新任的浙江巡撫,他之所以站在蘇州不走了,就是想看一看浙江的風向。
他是山東人,收回礦產的事,和他沒有利益牽扯,就算是招遠的金礦,也不在他的家鄉,怎麼着都牽扯不到他。
他就是想讓浙江亂起來,越亂,他這個巡撫到任之後,才能放開手腳。
朱翊鈞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准了他請求在蘇州養病的奏疏。
張鯨見朱翊鈞問起新任浙江巡撫王之垣來,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爺,浙江的事重,用不用司禮監給王之垣下個急遞,催一催他儘快到浙江赴任?」
朱翊鈞不置可否,「上有天堂,下有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