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第146章 和稀泥
海瑞的奏疏走的是正常流程,先送到通政使司,而後再由通政使司向宮中或內閣遞。
奏疏送到通政使司,那就相當於是滿朝文武都知道了。
通政使司通政使名為周世選,河南人,高拱的學生。
他見到海瑞的這道奏疏,心裏瞭然,這道奏疏中蘊藏的是何等份量。沒有猶豫,他便按照程序,立刻差人將奏疏送到內閣。
內閣中有三位大學士,首輔申時行,次輔王錫爵,三輔王家屏。
這三位,都是滿腹經綸,才高八斗。
申時行,狀元。
王錫爵,榜眼。
王家屏稍微差一些,那也是第二甲第二名。
提筆寫文章,猶如抬手觀紋。
可面對海瑞的奏疏,卻遲遲沒有落筆票擬。
內閣中的三人,處理政務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他們倒不是不知道怎麼票擬,而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票擬。
關鍵是海瑞這道奏疏,寫的忒老道。
奏疏中,除了闡述海瑞所遇到的那老兩口的案子以及當地官府包庇兇犯之外,其餘的,全都是關於海洋貿易以及走私的內容。
經濟上,茶葉、絲綢、瓷器等貨物,在大明賣多少錢,出海賣多少錢,大概利潤能有多少,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重開市舶司,朝廷每年可以從中收取多少稅收,也計算出來並加以闡述。
軍事上,倭寇基本肅清,海疆得以綏靖。
政治上,當地官府無力管束,民間走私者比比皆是。
最後,從那老兩口遇到的案子切入,提出重開市舶司,對出海船隊加以管束。
既可以增加賦稅,充盈國庫。也可以規範民間船隊,減少刑名案件。
好處列了一籮筐。
內閣中的三位大學士,感到為難就是為難在這了。
海瑞在奏疏中將重新開海、重開市舶司的好處,寫的清清楚楚,內閣票擬要是不同意。
內閣是沙幣。
可內閣要是票擬同意,這是動了多少人的蛋糕。海瑞是不怕死,但他們不行啊。
思來想去,還是由內閣首輔申時行親自動筆,票擬了兩份意見。
一份意見是同意,理由就是海瑞奏疏中說的那些好處。
一份意見是不同意,理由是海面上還時不時有倭寇劫掠,不安全。
開海後,更容易使不軌之徒與倭寇相互勾結,進而危害大明。
至於,海瑞提到的案子,正常審問,這個沒有什麼歧義。
很快,內閣的票擬送到宮中。
朱翊鈞掃了一眼,不用看字跡,就知道這是語言藝術大師——申時行的手筆。
朱翊鈞想開海嗎?
當然想。
可,他還真沒準備這麼快就開海。
因為開海的風險很大,沒有萬全的準備,功虧一簣不說,還很容易把自己搭進去。
一口氣吃不成胖子,事情得一件件的做,慢慢來。
實控了緬甸,平定了女真,整頓了京營,朱翊鈞現階段準備的設立銀行。
紅薯、玉米等農作物,在皇莊的種植已經有了成效,勛貴們的莊田,也在已經開始種植,正在逐步推廣。
當然,這類農作物屬於粗糧,不能當主食,而且品質什麼的也遠不如後世那般。
強硬推廣,並不現實,只能是以皇莊、莊田等權貴的田地開始種植,有意識的逐漸引領百姓種植。
只要百姓們了解了,就不用再去管,憑藉我們偉大的勞動人民辛勤的雙手,絕對能夠創造奇蹟。
朱翊鈞是打算一步一步的改革,沒想到如今海瑞竟然上疏請求開海。
隆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