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遊記 第460章 重來一次的機會?
離石再喝一口濃茶,想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出自《孫子·謀攻篇》戰略宗旨,在異世界裏,孫子兵法還沒有大範圍傳播開來了,可能還在某個隱藏的世家手中珍藏着。
孫子意思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離石當時收集了從日本島山有人開始,一直到大和民族進化成倭寇,再進化到日本鬼子的所有進化資料。
幻想着有一日能遇上小日本,能用正確的方法收拾小日本,避開無辜的人,不要弄不好策略,反而激發了小日本的民族反抗熱情。
畢竟那時中國已經復興,做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正面形象非常重要,做為個人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下煽動對日仇視,破壞偉大祖國復興的大帽子。
離石拿起紙筆,在專門製作的宣紙本上,用毛筆蘸墨開始記錄起腦中的記憶的內容。
免得時間長了,有些內容記不起或是忘記了,先回想小日本是何時建立統一政權的,然後開始記錄:
東漢初,同時期大約在公元3世紀末,神秘的邪馬台國逐漸沒落,而同時奈良一帶興起了一個較大的國家,因地處大和平原,故得名「大和國」。
離石又備註寫道:
「《後漢書》記載,東漢桓帝在位期間,倭國大亂,各國互相攻伐,很多年沒有立倭王,此時有一名女子名叫卑彌呼。
她是一名未出嫁的巫女,能以妖言惑眾,於是各國共推舉她當大倭王。
卑彌呼居住在深宮之中,很少有人見到過她,只有一名男子每日送去飲食,是個十分神秘的角色。
《三國志》記載,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卑彌呼曾派遣大夫難升米出使曹魏。
魏明帝冊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並授予其金印。」
卑彌呼就是大和民族的祖宗,她的後代開始學習先進制度,然後進行背刺之旅,而卑彌傳承就是大和民族的建立的大和國。
而公元3世紀至公元7世紀,被稱為大和國時代,也叫「古墳時代」。
大和國剛統一日本列島,便對朝鮮半島垂涎三尺,正值朝鮮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爭霸時代:
北部的高句麗,東部的新羅,南部的百濟。
實力最弱的百濟便和大和國聯盟,百濟主動引大和國入侵朝鮮半島。
直到公元6世紀,大和國才被高句麗和新羅聯軍驅逐出朝鮮半島。
多年的征戰使得整個東亞文化技術大交流,日本列島的,紡織、金屬、冶煉、制陶、建築、迅速發展,同時在文化方面,漢字,儒學,佛教也在這個時期進入了日本。
據《宋書·蠻夷傳·倭國》記載公元5-6世紀有五位國王先後統治過大和國,史稱「倭五王時代」從第一代倭王「贊」開始向東晉進貢。
漢字已經從移民之間使用,逐步運用到官方記錄,商業賬簿,以及外交文件之中。
第五代倭王「武」給南朝皇帝寫的國書就是使用的漢字。
此時,大和國的統治體制是「氏姓制」。經濟基礎則是「部民制」
所謂「氏姓制」指的是國王之外的豪族稱作「氏」,其中首領叫「氏上」,一般在朝廷中任職。
一般成員叫「氏人」
而所謂的「部民制」其實質就是奴隸制。部民沒有人身自由,按照主人的要求從事各種工作,雖然有自己的家庭,但是經濟不獨立,名字也是用主人的名字或者職業、地名來命名。
重生前,離石每次看到這裏,就想起郭德綱相聲里小日本的名字,什麼「樹上」、「井邊」、「渡邊」等等名字的來歷時就想笑。
為了追求財富,王室搶佔豪族領地,下層的部民也漸漸不堪奴役。
積累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促使大和朝廷不得不走向改革。
由於大和國在朝鮮半島的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