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間混幾年 第237章 補短板(2)
更新:12-16 20:22 作者:六千來世 分類:都市小說
春秋時期發生的種種令後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如同教員所說,其實概括起來無非是「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這十一個字而已。
只不過,「謀勢」這兩個字說起來很簡單,但真要做到的話,其難度何止一星半點?
因此,春秋時期的「謀勢者」們,往往會翻車,最終栽倒在「謀子者」手下。
而這其中,當以吳王夫差和宋襄公這兩位謀勢者最為出名;
當然,在以成敗論英雄的後世,這兩位也被黑的最慘……
………………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在夫椒之戰中大敗來犯的越軍後,乘勝長驅攻入越國腹地。越王勾踐僅剩五千殘兵,退保會稽山。
大好形勢之下,吳國君臣卻就如何處置越國發生了重大分歧……以伍子胥為代表的一派,指出越國「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chóu)」、「三江環之,民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生存競爭的矛盾不可調和,主張乘勢滅越;
而太宰伯嚭(pǐ)一派則認為「聞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主張按中原爭霸的規則辦,接受越國的求和。
經過一番激烈爭論,吳王夫差最終採納伯嚭的意見,接受了越國的求和。
此後,夫差又對越國長期採取懷柔羈縻的政策,讓越王勾踐得到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戰略喘息期,最終成功翻盤,滅吳取霸。
後世史家,多將吳國之敗歸咎於夫差在會稽山下的這次決策。
而很多所謂的「民間史學家」實在看不懂夫差和勾踐這兩大高手對弈的棋路,他們又勇於替古人分憂,於是便「列舉(編排)」出了一大堆干擾夫差決策的花邊八卦。
比如說,伯嚭被越國的糖衣炮彈擊倒、夫差本人惑於女色,剛愎自用等巴拉巴拉的,硬是將越國的公關運作和戰略忽悠拔高到了中國史上的頂尖水平。
呵呵,
歷史就這麼簡單?
但凡能成為上位者的人,尤其是在春秋這種無義亂世成為一代雄主的上位者,哪有什麼簡單角色!
……………………
對於這件事,某本叫做《歷史的棋局》的書大約是這麼解釋的:
事實上,吳越之爭,由來已久。
而且這種矛盾,是先天自帶的。
如果你手中有份春秋時期各國轄域的地圖,在上面找到吳越二國的位置,然後稍稍研究一下彼此的地理特徵,就會明白這兩國從一開始,便呈現出了「一山不能二虎」的地緣格局;
越國自稱夏禹之後,為少康庶子封於會稽以守大禹之祀者(《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吳國則為姬周之分支。史稱周太王欲傳位給小兒子季歷之子姬昌(即周文王),季歷長兄太伯、次兄仲雍遂主動推賢讓能,託詞採藥而離國南奔,遠走江淮流域,建立了吳國(《史記·吳太伯世家》)。
吳太伯十九世傳至吳王壽夢,吳國始強。
吳、越兩國的上層統治者,雖都從中原南遷而來,憑藉文化或武力優勢征服了當地土着,建立起國家,但越國作為南遷的先行者,生存空間卻遭到後續絡繹而來、擁有更先進文化以及農業、軍事技術者的吳國的不斷擠壓。
至吳越相繼崛起之際,兩國間的地理形勢大致如此一吳國立國於江淮流域,其核心區為富庶的太湖平原;越國則被擠壓到了錢塘江和杭州灣南岸之間,一片東西向的狹長海岸平原及其以南山地。
這片狹長的海岸平原,西起杭州灣喇叭口,東至寧波海岸,即今之寧紹平原(寧波-紹興平原)……要知道,在杭州興起之前,江浙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會稽/紹興為中心的,寧紹平原這一區域的重要性在當時可想而知。
而事實上,這片平原由錢塘江、曹娥江、姚江、奉化江、甬江等多條江河沖積而成,肥沃且適於稻作,委實是春秋時期不輸於中原熟土的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