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奮鬥在晉察冀 第4章 工業區的發展
更新:12-12 20:30 作者:文刀三石73 分類:玄幻小說
劉同鼐就如同蘇聯的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
都不是科班出身,都是軍人出身,但是,身上的武器設計天賦,根本就掩蓋不住。
因為張浩提出的反坦克火箭的構想,讓劉同鼐受到了啟發,竟然設計出了火箭炮。
之後,一行人來到武器試驗場,總計試射了五發火箭炮,射程全都超過了一千米。
射程最遠的一發,更是達到了1265米的距離。
作為一款剛被設計出來的武器,這種數據,絕對讓人感到自豪了。
而且,火箭炮的作用也不是精確打擊的,而是用來火力覆蓋的。
實驗結束後,張浩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張浩看他們都是一發發的發射的,而且,炮管也只有一個,張浩便是提出,能不能把幾個炮管組裝到一起,然後一次性把炮彈打出去,然後就直接撤離。
聽完張浩的話,幾個兵工廠的設計人員,一時間都懵了。
劉同鼐更是激動地說道:「司令員,您真是個天才!!!」
由此,多管火箭炮正式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台。
最初的火箭炮,推進劑主要是黑火藥,因為填裝的密度、數量等因素的不同,射程的誤差相對較大,張浩便是提議,嘗試一下別的東西作為推進劑可不可行。
張浩記得沒錯的話,喀秋莎火箭炮,作為比較初級版本的火箭炮,射程最少也有四五公里,甚至於接近十公里的距離。
而現如今冀西軍區的這些火箭炮,射程只有一公里多點,根本就沒辦法作為火力覆蓋的武器使用。
聽取了張浩的意見後,一眾技術人員便是表示,會逐步實驗其他燃料,找到最適合的火箭推進劑。
一開始的火箭,都是直接點燃固體燃料,比如黑火藥、硝化基,又或者其他類似的東西。
直到後來,才開始給火箭炮上安裝發動機,讓其能夠飛更遠的距離。
但以現如今八路軍的工業能力,根本就不具備生產火箭彈用發動機的能力。
至少短期內,八路軍能夠出產的火箭彈,大概率還是以直接燃燒燃料以推進火箭炮飛行的水平。
沒辦法,這是工業基礎所決定的。
而現如今的晉察冀軍區花溪谷工業區,共有大小各種工廠十餘個,雖然工廠的規模都不算很大,但積少成多之下,花溪谷工業區之中,光是工人的數量,都已經突破了一萬人。
如果再算上周邊的各種鐵礦、煤礦、其他礦場的工人,整個花溪谷工業區,加上配套人員,足有接近兩萬人。
更別說,花溪谷之中,除了工人之外,還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駐紮了晉察冀軍區的多個直屬部隊。
因為晉察冀軍區兵工廠的存在,通過一系列類似於置換等手段,晉察冀軍區直屬部隊,下轄一個炮兵旅,一個騎兵旅、一個特務旅、一個教導旅、一個防空旅。
是的,防空旅。
在十月初的時候,晉察冀軍區兵工廠已經根據厄利斯20毫米雙管機炮作為樣本,仿製成功了八路軍自產的20毫米單管和雙管防空機炮。
這款防空用的機炮,單管和雙管版本,射速每分鐘可達到180/340發,平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五千米以上,有效射程也達到了2000米,而最大射高也是達到了2000米以上,有效射高則是在1000米左右。
就目前的情況看,算是夠用了。
日軍的飛機,無論是轟炸還是俯衝射擊,一般都在距離地面幾百米的距離上。
只不過,因為這個時代沒有近炸引信,所以,想要在浩瀚的天空之中用一挺高射炮打下一挺機槍,還是挺困難的。
而除了厄里斯20毫米高射炮之外,還有一系列12.7毫米的高射機槍也都順利投產了,後續會逐步裝備各主力團,以加強各主力團的防空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