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足道 第88章 尾骨反射區
更新:12-13 10:38 作者:傳統藥王 分類:其他小說
朋友們!咱們要一起來探索人體中一個看似不起眼,實則非常重要的部位——尾骨反射區!
說起尾骨,這名字還挺有意思的,它源於希臘語「cuckoo」,為啥呢?因為從側面看它就跟杜鵑的喙特別像。咱們的尾骨通常是由 3 - 4 塊尾椎融合而成的,在正常情況下,它就是一個退化的結構。為了給尾椎節編號,咱們用「Co」作為尾椎水平的縮寫,像 Co1、Co2 等等。
咱們人類的「尾巴」其實是由 3 - 5 塊退化的尾骨結合成尾椎形成的,然後通過附着在上面的韌帶連着骶骨,就構成了咱們脊椎的尾端。這尾巴呀,是呈游離狀的。尾椎通過脊椎和咱們的顱腦相連,它和腰椎、骶椎一起形成了一個向前彎曲的特殊結構。想像一下,要是咱們不小心以屁股着地摔跤了,這尾骨就能緩衝地面對顱腦和脊髓的強力衝擊,能減少甚至避免腦震盪、椎體壓縮性骨折和椎間盤突出的發生,簡直就是咱們身體的「減震器」。
從表面上看,尾骨好像不怎麼起眼,但是您可別小瞧它,一旦它損傷了,那肯定會影響咱們的健康。比如說,它可能會引起內臟功能紊亂,讓您感覺頭暈目眩,心煩胸悶,下腰部還酸痛得不行。而且呀,尾骨還是保護脊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您想啊,脊柱連接着咱們身體的軀幹骨,最上端還通過顱骨和大腦連着。要是沒有尾骨,那當咱們摔跤,屁股先着地的時候,振動就會直接傳導到大腦,那大腦可就遭殃啦!好在尾骨和脊柱底部的骶椎之間有那麼一段距離,正是這段空隙起到了緩衝作用,保護着脊椎的下端不直接碰到地面。再者,尾骨對一些支撐人體內臟的骨盆肌起着固定的作用,所以對盆腔器官也起到了保護作用。咱們平時可得保持良好的坐姿,減輕對脊椎的壓迫,還要多運動,這樣就能減少尾骨受傷的機會。
咱們來看看尾骨的形成與發展。
尾骨是從妊娠第 4 - 8 周出現的尾骨隆起發展來的。這個尾部隆起隨着咱們出生就慢慢退化了,留下了四個前體椎骨。骨化是從每個前體椎骨的中心開始的,而且從不同的中心骨化。第一段在 1 到 4 歲之間出現,第二段在 5 到 10 歲之間,第三段在 10 到 15 歲之間,第四段在 14 到 20 歲之間。一直要到 25 歲或者 30 歲之後,各個部分才會合併在一起。有時候,尾骨要到晚年才和骶骨融合,而且這在女性當中比男性更常見,是不是很神奇?
再瞧瞧尾骨的大體解剖。
尾骨是由 3 - 4 個尾椎組成的,這裏可沒有椎管、椎弓根、椎板或者棘突。第一段是最大的,後面的段就越來越小啦。尾骨椎體連接處的結構是多變的,而且還和年齡有關:從完全發育到有不同程度囊性或者纖維化變化的原始椎間盤,再到後來的椎骨融合。
尾骨由前面、後面、兩側面、一個頂點和一個基部組成。
前面是凹面,上面有三個橫向凹槽,這代表着四個獨立椎骨的融合,就像一道道小皺紋。
後面是凸面,也有三個類似的橫向凹槽,像是在跟前面呼應。
兩側有垂直的一排結節,這是尾椎的基本關節突。上面那對是最大的,被稱為尾骨角,就像兩個小犄角。
尾骨和骶角結合形成孔,這是用來傳遞第五骶神經後支的通道。
側面很薄,有幾個突起,代表着尾椎的基本橫突。最上面那個隆起連接着骶骨的外側邊緣,形成了傳遞第五骶神經前支的孔。它是最大的隆起,下面的隆起就依次變小,從前到後。外側緣是尾骨、骶棘韌帶、骶結節韌帶和臀大肌纖維的附着點。
基部是近端橢圓形的表面,用來和骶骨連接,就像兩個小夥伴手拉手。
頂點是遠端圓形突出,像是一個小帽子。
接着說說附着在尾骨上的肌腱。
臀大肌就附着在尾骨的外側,像個大力士拉着尾骨。
提肛肌附着在尾骨的前緣和頂點,像是在守護着尾骨。
肛門外括約肌也附着在尾骨的頂端,時刻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