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皇太子 第251章 新年初始,抓教育和經濟
更新:10-19 02:57 作者:清波凡人 分類:軍事小說
新年二月初一。
大明宮宣政殿。
今天是大朝集,也是新年初始的第一次,要求在京七品官以上,都需到大明宮宣政殿聽政議政。
浩浩蕩蕩數百人,從醬紫色的一二品、常青色的三四五品,再到墨綠色官袍的六七品官吏,頗為壯觀。
由於人員太多,有些七品官只能站立在宣政殿門檻外面聽政。
待人員到齊,監國太子到位。
讓所有在場官吏萬分驚訝的是,監國太子的開場白,就是讓宣詔官當殿宣讀若干份令旨詔書。
第一個詔令:就是設立帝國教育部,撤銷瀚林院編制,將其併入教育部。
教育部尚書大人,則由京師學堂儒學學正,大儒孔學思擔任,原訓導方致堯,許竹心,分任左、右侍郎。
詔令宣讀完畢,朝堂譁然。
烏泱泱數百號官吏都驚愕失色,顧不上朝堂禁令,交頭接耳地唏噓不已。
專設教育部聞所未聞,而如此破格提拔幹部任用,更是史無前例。
第二個詔令跟教育部設置有關。
在京師設立帝國軍學堂,帝國太學堂,類似於後世的中央軍官大學,中央大學。
今後,各州府所在地,均要設立州屬軍校,大學堂等,為國家培養專業人才。
教育部當前的宗旨,就是培養和造就各種人才,除了軍事,政界之外,還有從事經濟民生方面的專業人才。
太子爺的具體設想,目前的教育重點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基礎教育,從娃娃抓起的各類教育,鼓勵民間辦學。
二是成人教育,有針對性的掃盲班,一年期,半年期的專業技能培訓。
他把後世教育的整套方案,基本框架都搬來了。
第一階段自中央到各州府,第二階段是從州府到郡縣,第三階段是滲透到縣以下的鄉鎮、村。
這個計劃太龐大了,需要大量的師資力量。
太子爺要求全社會動員,但凡接近過私塾教育,經考核都可以進入教師隊伍。
教師全部吃皇糧,每月由國家按編制發放俸祿、薪酬,均由朝廷專項資金撥付。
大家都為太子捏一把汗。
這需要多大的資金支撐哦。
關於成立教育部和教育方針的實施,太子在宣政殿上有一番訓詞。
「眾位愛卿,教育乃國之根本,帝國能否長期、平穩、安全地傳承下去,教育起到基石的作用,這是十年大計,百年大計,是帝國最廉價的國防開支,萬事開頭難,但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必須堅持下去,辦學思想決不動搖。」
太子斬釘截鐵的口吻,充分表明了新政的又一個重要措施。
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
接下來頒佈的詔令,是發展民生,做實業,搞活商業流動。
太子着力於經濟建設,擴大工部規模和權限。
正式任命原工部左侍郎馬飛海,為工部尚書。
原工部總把頭雷經天,房文光等人,分列左、右侍郎,兼任礦產司,建設司大司監。
新增設商貿司,暫掛工部屬下,由原傳濟橋糧市執事官鄭紹秋,出任大司監。
在社會階層待遇上,太子爺強調官吏錄用的原則,只認忠誠度和能力,通過正規考試,公正公平,不問考生出身,無論是士族還是庶族,憑真才實學和能力。
全社會提高商人地位,商人子女讀書,仕途任用,提拔等,與士族等一視同仁。
這完全顛覆了人們以往的世界觀和認知程度。
太子詔令頒佈,自然引來各大高門豪族的反對。
而許多商人、普通百姓,寒門庶族子弟,則堅決擁護。
元智心裏非常清楚,得民心者得天下。
當前的終晉帝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是底層老百姓,寧可得罪豪門權臣,也不能讓廣大百姓看不到希望。
次日,東宮西書房。
太子爺正埋首在審閱各地奏疏。
新年伊始,元智明顯忙碌起來。
暗衛督公紀洪正在案前做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