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真相集 第四十五集 投鞭斷流
更新:01-10 13:20 作者:背砍刀詩人 分類:軍事小說
按下秦國,再說東晉。
晉孝武帝設朝,度支令上奏:自我朝隆和元年,哀帝為籠絡江東大族,下詔減輕田租,規定畝稅二升。因天下連年大收,府庫亦致充盈。近歲江南豐稔,為示天子威德,請除度田收租之制。可規定王公以下,每人交稅米三斛,即可免除本人勞役,臣啟聖裁。
孝武帝詔准行之。
此令一行,江南之民皆歸附大族之家避役,則江東大族勢巨,朝廷不復能制。
另有司請奏,為防秦軍南下擄掠,請移淮北之民於淮南,孝武帝亦准其奏。
晉太元二年七月,朝廷以尚書僕射謝安遷為司徒,謝安不願失去實權,故作謙讓而不拜受。於是孝武帝下詔朝議,復給謝安另加侍中,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謝安方才受之。因盡遷淮北之民於淮南,便罷徐州刺史,詔命桓沖回師移鎮上明。
是年同月,晉征西大將軍桓豁病卒。
朝廷乃以桓沖都督江、荊、梁、益、寧、交、廣七州諸軍事、兼領荊州刺史,並以桓沖子桓嗣為江州刺史。
桓衝到鎮,以前秦勢力強大,將荊州治所從江北江陵移至江南上明。使冠軍將軍劉波鎮守江陵,諮議參軍楊亮鎮守江夏,以阻扼前秦南侵。
太元二年十二月,王彪之卒,享年七十三歲。
淮北軍民既已南遷,有近臣上疏奏帝,說秦國大將鄧羌取漢中、西蜀諸郡,且屢遣兵襲擾晉境。孝武帝見朝中再無大將,心甚憂慮,遂向朝中諸臣求計。
群臣奏道:請陛下降詔,求文武良將具有才略者,命各郡舉薦入朝,委以重任,使其鎮御北方,則江南安寧。
孝武帝從之,於是頒詔天下,求薦文武良將。
謝安出班奏道:臣舉一人,有萬夫不當之勇,鬼神不測之謀,若以其為將,鎮守北邊,則秦軍必不敢正覷我江南。
孝武帝:不知卿之所舉,究系何人?
謝安:有道是舉賢不避其親。此人乃臣兄謝奕之子謝玄,字幼度。先與郗超同為丞相桓溫參軍,桓溫多用其智,屢建大功。今桓溫既死,其與郗超皆歸還朝廷,供職班中。若使其總鎮江北,管取邊界安寧。
孝武帝准其奏請,於是召謝玄上殿,慰撫道:今秦兵節次犯境,卿叔父謝安薦卿有文武之才,朕納其薦,拜卿為建武將軍,監江北諸軍事,總領沿江諸鎮,屯守北岸。其責重於泰山,非同小可,惟賢卿用心調度,勿負朕望。
謝玄奏謝:臣本駑鈍,不足以馳騁千里。今蒙陛下破格擢用,敢不盡力!
於是領職受印,辭帝下殿而出。謝安叔侄俱各受封重職,惱了中書郎郗超,憤然不悅。
郗超以其父郗愔乃是名公郗鑒之子,位遇應在謝安之上,但一直處於閒職,而謝安卻能掌握朝政,對此早就憤恨不平。今聞其從侄謝玄又掌兵權,更增忿悶,遂儼然成疾。
好友前來探病,問道:今謝公舉其侄領兵,公謂謝玄不能勝其任乎?
郗超雖與謝玄不和,但仍客觀答道:以謝安之明,乃能違眾舉親。以謝玄之才,復定能成功,不負所舉。我與謝玄曾在桓丞相軍府共事,見其用人能各盡其才,即使履屐之間小事,亦能使人得其所任。以此推斷,故知其定能建立功勳。
好友聞此,喟嘆而別。
郗超因守母孝而致仕在家,後孝服期滿,朝廷起復其為散騎常侍,後又授為宣威將軍、臨海太守。郗超因所授官職位於謝玄之下,故稱病而拒不接受。
太元二年十二月,郗超鬱鬱而終,年僅四十二歲。
郗超既死,兵權皆歸謝氏。謝玄奉詔離京出鎮廣陵,招募驍勇之士,以充帳中將佐。
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孫無終等響應招募,各因勇猛慣戰或長臂善射而被選中。
謝玄任命劉牢之為參軍,率精銳部隊以作前鋒,號稱「北府兵」,皆使鮮甲怒馬,揀選令敵人望而生畏者充任之。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