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真相集 第十四集 酈生說齊
更新:10-15 06:03 作者:背砍刀詩人 分類:軍事小說
漢營之中,中軍帳內。
韓信摒出眾將,向李左車再拜請問:除余剛愎自用,不肯聽師叔之諫,故致兵敗身亡,非師叔之過也。某欲北攻燕,東伐齊,未知何若而有功?尚望師叔賜教。
李左車辭謝道:將軍雖然年輕,但自出世以來,百戰百勝。平定三秦,智擒魏王,定代滅趙,皆不旋踵而下。某乃敗軍之將,亡國大夫,何足以權大事乎!
韓信:某聞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在為君者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誠令成安君聽從足下計策,則我已為成擒。小侄委心歸計,師叔勿辭。
廣武君見他誠心下問,乃剖膽言道: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顧恐臣計未必足用,原效愚忠而已。
韓信:師叔何必如此外道?若不棄同門晚輩,盡請不吝賜教!
李左車:今將軍涉西河,虜魏王,擒夏說閼與,一舉而下井陘,不終朝便破趙軍二十萬眾,更誅成安君。名聞海內,威震天下。若此,將軍之所長也。然而眾勞卒疲,其實難用。今欲舉倦弊之兵,頓燕堅城之下,恐力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彊也。燕齊相持不下,則劉項之權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將軍所短也。
韓信:師叔所言,皆金石之論。尚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左車:故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今為將軍計,莫如按甲休兵,鎮趙撫孤,百里之內,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於燕,燕必不敢不聽。燕已從,使善言者東告於齊,齊必從風而服;雖有智者,亦不知為齊計矣。如是,則天下之事,皆可圖也。
韓信:真善策也。
乃按兵不動,發使至燕,說以利害。燕王臧荼得書,果然立即歸降。韓信乃向漢王報捷,請立張耳為王,以鎮撫趙國。劉邦同意,就封張耳為趙王。
趙軍主力既滅,劉邦便離滎陽,北渡黃河,攻克河內,繼而攻克朝歌、安陽、邯鄲。
邯鄲失陷,趙將戚將軍逃至鄔縣,被曹參斬殺。
劉邦復又北上,攻破襄國,斬殺趙王歇。項羽遣騎兵渡河,爭奪趙地,被漢軍擊退。
漢王乃留韓信與張耳經略趙國,自率大軍返回滎陽,引兵東向攻打楚國。於是復在彭城展開大戰,漢王一戰失利,損師喪眾,自梁地撤退,來到虞縣。
劉邦見又不能勝楚軍,心中焦躁,對諸將說道:似公等諸人,不足以謀劃天下大事。
時有謁者隨何,近前問道:臣不明大王所說何意?
劉邦說道:當今之事,若有人能替我出使淮南,使九江王英布起兵叛楚,只將項王牽制在齊國數月,則我奪取天下,便如板上釘釘。可惜不得其人為使。
隨何笑道:此易事耳,大王何必憂慮?臣請出使淮南。
漢王見激將法得售,心中暗喜,於是壯之,使二十人與隨何俱往。隨何到達淮南,求見九江王,因太宰有意為難阻攔,三日不能進見。
隨何對太宰怒道:大王不召見我,定謂楚強漢弱,漢王不足以共謀大事耶?
太宰直言不諱:然也。
隨何:此正是我出使淮南原因也。倘我得以召見,必有善策以獻大王。倘九江王不納,則殺我二十人示眾,以明背漢向楚之心,不亦可乎?太宰何懼隨某,苦苦相阻!
太宰以其言為然,乃引見九江王。
隨何從容再拜,下說辭道:漢王派下臣來問大王,因何親於項王,而疏漢王?
英布:因我奉項王為主,故而親項疏漢。有何不對乎?
隨何:大王與項王皆為義帝所封諸侯,何有君臣之分?
英布:這
隨何:王以臣子以侍項王,無非是謂楚國強大,可以國相托者。可是如此?
英布:是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