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從後大宅門時代開始 第63章 九連
更新:10-15 11:07 作者:陌上散修 分類:其他小說
當白建軍和石興華、蔡凱傑跟着一排長來到食堂的時候,九連的幹部和知青們都已經整齊的坐在食堂了。
一進入九連的食堂,白建軍就發現,雖然食堂空了能有四分之一的位置,但是剩下的人,估算下來仍然有將近100多人。這時候食堂這邊已經開飯了,九連的知青們都差不多打完飯菜。指導員就讓一排長和黑排長先帶着幾個打飯。
白建軍在知道自己要來兵團的時候,就做過一些了解,整個兵團成立於1968年,1973年10月之後管理權才從軍區移交到了地方,但仍然保留準軍事化體制,兵團、師、團三級機關仍由軍區現役軍人管理,基層的連組織幹部也多由退伍軍人擔任。
雖然都說之時青年上山下鄉,可是細分一點應該分成:插隊落戶的知青,國營農場的下鄉知青,生產建設兵團的下鄉知青。
前面那種是去農村插隊當農民,夏建紅和徐靜理他們倆就屬於這種;後面這兩種實際上是去生產建設兵團或者國營的林場、農場、牧場、草場之類的單位當農業工人,不過有個相同點,那就是他們全都被安排到偏遠的農村和山區。
也就是趕上管理權移交之後,若是在73年10月之前,以白建軍身上的問題,根本都不可能有進入兵團的機會。
從身份上講,兵團知青屬於國營企業農工,而插隊知青的身份是農民。
兵團知青不但能享受國家給的福利,而且每個月都能拿固定工資。下鄉插隊的知青,勞動和生產全看自己的自覺,物質生活常常清苦艱難,不過行動上倒是自由了不少。1973年登報的那封信主要針對的也是插隊知青的問題。
兵團知青在物質上能有保障,但是管理上相對插隊知青要嚴格的多,勞動多少、啥時候能回家探親,都規定得明明白白,大多制度都沿襲着部隊上的一些規矩。
吃飯的時候,白建軍也從同桌的一些之前知青口中知道了一些九連的大體情況。
九連的人員按照時間算,大體可分為三批。
第一批就是建設兵團之前的農場老職工及隨父輩來到這邊的本土青年學生;第二批是1968年6月至1970年5月期間,從津門、爾濱、上滬、京城以及其他地方陸續來到兵團的知識青年;第三批就是白建軍他們這些最新一批知識青年。
一排長王長貴就是屬於第一批的,女知青排長黑麗蓉,她是68年從山城到這邊來的,是第二批知青中最早到的。
第二批中的很多知青都已經通過參軍、調動返回城裏了,雖然在兵團也是工作,但是這裏怎麼也沒有在城裏工作相對輕鬆,而且守家在地的,什麼也都比較方便。
現在九連這些人里,還是因為前兩天剛到的30多齊哈爾和爾濱的知青才有了現在的人數,第三批知青沒到之前,九連的知青人數還不足兵團成立時的一半呢。
人一多起來,派系問題自然會隨之而來,到不是搞對立,只是大家抱團取暖而已。而目前九連里主要是本土派和外來派,本土派多是黑江省各地的知青組成的,而外來派則是上滬、京城以及其他地方的知青組成。
派系這種說法也只是延續第二批知青們的叫法,當時他們剛到兵團的時候,實際上是叫「停派」和「復派」,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現在這個情況。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九連獨有,其他各個連都有這樣的情況。
告訴白建軍的就是第二批來的知青叫張鐵剛也是京城的,69年初中剛上了一年就來到九連,來的時候才16歲還是個什麼農活都不會的毛頭小子,現在已經是九連的拖拉機手了。
而他之所以和白建軍說這麼多,也是知道白建軍不僅在學校機修廠修過拖拉機,還會開,這就讓兩個人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
白建軍和張鐵剛在聊的時候,九連連長張大山和指導員林國棟也在和王長貴了解白建軍他們幾個人的情況。
「連長,指導員,路上聽他們聊,那個白建軍好像懂些醫術,以前有外號叫『大夫』。」
一排長看着連長和指導員直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