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63節中英會商1
第63節中英會商
軍機處幾個人魚貫到養心殿前,等了片刻,皇帝升座,行禮之後,奕說道,「納爾經額自上年十月間患病以來,皇上兩次賞假,命他回京調理,如今再度陳情,請求免去直督之位。臣弟等皆以為,直督拱衛京師,公務繁忙,實在是不可或缺。既然堂翁確係有病在身,不如就請皇上另選賢能,以充其用。」
一省督撫大員,或者患病,或者為年老體衰,上章請辭的時候,朝廷照例是要有一番諸如賞假、賜藥、慰留的恩旨的——這也不過是為表示朝廷顧念之意而行的舉動而已。
「朕年前曾經讓薛寶善到他府中為之診脈,回來和朕說,納爾經額年紀老邁,眩暈之疾每日發作,只能靜養調既然如此,也不好強人所難——你們以為,可有誰能夠作為適當的人選?」
「臣弟想,湖南巡撫駱秉章,出仕多年,久歷外務,而且在任上,官聲極好,可擔其責。」
「也好,駱秉章是道光十一年的進士,先帝也是很賞識的。」皇帝做了決定,「他走之後的遺缺嘛,着荊州將軍官文補軍機處下去之後,廷寄以上二員,讓他們進京來,朕見一見。」
「是。」
「還有,朕接到椿壽的摺子,山東自去年戰事之中下過一場雪之後,到開春,就再無雨雪落下,想來,開年之後,墒情難保啊!」
「是,臣弟也知道此事,不過臣以為,自咸豐四年起,各省新建官倉,不下一二百處,所囤積之糧,足夠賑濟、發放及作為種糧之用。便是天時偶有不諧人意處,兩年之內,亦毋庸擔心百姓有流離失所之景。」
翁心存雖然交卸了戶部尚書的差事,但自入軍機以來,就是奉旨管部的,聽奕說完,他也chā言道,「皇上,恭王爺的話臣也贊同。各省官倉所儲,總數不下六千萬石。只要天朝不是出現全國範圍的大旱,一省一地之災情,大可以從鄰近省份調糧供應——臣敢保證,即或山東省內出了大旱,亦定當可以緩解。」
皇帝的心中總覺得有些不託底,但在場的這些人,都是飽讀聖賢文字,所謂天道茫茫,聖人難知。自己若是再追問下去,旁的人即便不說什麼,心裏怕也是不以為然的,認為他是在杞人憂天。
當下點頭,「水旱災荒,最牽萬民之心。廷寄山東椿壽、勞崇光,告訴他們,組織民力,開挖深井以取水,春糧播種不能耽擱。」
「是。」奕把他的話複述了一遍,隨即碰頭,「臣弟記下了,下去之後,將皇上的這番保墒愛民的至意,廷寄魯省。」
「若到了五六月間,仍自無雨的話,」皇帝臨時轉變了話題,「告訴椿壽,省內晴雨表改為每旬日奏報一次,朕要隨時知道山東一地的旱情進展如何。還有,河南、山西兩省,也要照此辦理。」
奕心中奇怪,現在不過是二月上旬,往年山東這時候也是最最缺雨的季節,也不見皇帝如此重視,這一次是怎麼了?難道山東今年真的要大旱了嗎?心裏想着,口中答應下來。
「再有……」皇帝說,「去年的時候,朕讓閻敬銘、肅順和周祖培幾個擬定《吏治整頓章程》,前幾天已經呈抵禦前了,你們也拿過去看一看,其中尤其以百姓與所屬州縣各級官員,有貪墨、挪用、砌詞推諉等項,有越級呈告一節,朕以為,正合了今天我們說到的話題。自古以來,這等朝廷為體念百姓而行的賑濟善政,便是底下那些黑心的魂賬上下其手,人人腰包豐盈的利藪呢!」
閻敬銘幾個人在做的事情,奕也知道,整頓吏治是一篇大文章,只是,皇上意欲使百姓有告官之權,他心中是大不以為然的:自古以來,官官相護。不說沒有哪個膽大的小民敢於為所受不公而越級呈告,就是真有人去遞了訴狀,官司審下來,難道還有判百姓勝的嗎?
曾國藩隨眾跪着,心中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和奕所思慮的差不多的是,他也不認為有哪一個百姓敢於呈告。不過,若是能夠藉助這一次山東大旱之機,給天下人看到朝廷有意整肅吏治的決心,倒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說道,「告訴椿壽幾個,省內百姓若有呈告,斷不許各級互相推諉扯皮,要是有人為了人情而傷了理法,最終使百姓到京中來呈訟,朕第一個就找椿壽問責。」
奕乾乾的咽了口吐沫,「是,臣弟都記下了。」
皇帝點點頭,「都跪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