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攪局者 33 虎賁來投叔平喜 高才請辭刺史驚
更新:08-05 04:30 作者:三湖老周 分類:軍事小說
曹寅一家畏罪自殺,張逸就任了武陵郡守,消息傳至武陵全郡,十日之內,武陵轄下各縣便有五名縣令棄官而走,其餘官員,如縣丞、縣尉等棄官而走的也不少。
張讓勸曹寅棄官,曹寅未從,結果他轄下的這些縣中的官員,倒是不等人勸便紛紛棄官了,這也成了一大奇景。
這些人不棄官也是不行,他們以前在曹寅轄下,曹寅立身不正,他們自然上行下效,個個手中都是劣跡斑斑,現在連曹寅都死了,他們自然也都害怕被新任郡守清算,所以乾脆一走了之,逃避罪責了。
縣令雖然是郡守的下官,不過這是正宗的六百石官吏,需要朝廷直接任命,郡守是不能任命的,因此張逸上書朝廷,說明了武陵郡的情況,請朝廷下派五名縣令。
而張逸也派人到這幾個縣裏從剩下的縣吏中擇其優者暫時主持縣裏的事務。
張逸還打開府庫對武陵郡的貧民進行了賑濟,並籌劃發佈政策鼓勵生產、鼓勵生育、減輕賦稅。
除此之外,張逸還發佈了政策嚴厲打擊殺嬰、棄嬰行為,以增加人口。殺嬰和棄嬰行為是秦漢兩朝比較普遍的現象,由於黔首百姓生活貧困,或者是由於其它原因,往往把自己剛出生的嬰兒殺掉或者丟棄掉。
這種行為當然是極其殘忍的,可是往往百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要不然誰會忍心殺掉自己的骨肉呢?
漢朝的人頭稅有算賦和口賦兩種,算賦是對十五歲到五十餘歲的成年人徵收的,每人每年一百多錢,而口賦是對十四歲以下的兒童徵收的,漢初定為每人二十錢,從七歲開始徵收。
可是這個政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統治者為了自己的利益,經常隨意更改。
漢武帝時,由於連年對外作戰,賦稅不夠用,漢武帝便下旨將口賦的徵收年齡降到了三歲,後來雖然又改回過七歲,可是每當有兵災的時候,皇帝便又下旨降低起征年齡,到了東漢末年,農民起義不斷發生,賦稅又是嚴重不足,口賦的起征年齡甚至改到了一歲,而口賦的徵收數量也增加了數十錢,比如武陵郡,曹寅便將口賦增加到了五十錢。
這樣,一家多養一個嬰兒,每年就要多出五十錢,可別小看這五十錢,對於貧苦百姓來說,等於是百上加斤,算得上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了。
所以在武陵郡,殺嬰、棄嬰之風盛行,王衡對此也是頗為了解,於是他才建議張逸減輕賦稅,發展生產,增加百姓收入,減輕百姓負擔,並且對殺嬰、棄嬰者課以重罰,從幾方面來整治這種畸形的現象。
張逸的治政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他跟隨鄭玄躬耕多年,對民間疾苦也有所了解,因此他制定的這些政策都很對頭,漸漸的,武陵郡的各項事務都走上了正軌。
六月中旬,王叡率領平亂大軍回到了漢壽縣,雖然那三千南郡郡兵在路上回了江陵,可是這一路上慕名前來投軍的壯士絡繹不絕,大軍回到漢壽時,還是保持了一萬三千人的人數,加上留在漢壽縣的七千人,現在州兵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兩萬人。
不但人數大大增加,經過這一次的長途行軍以及平亂之戰,州兵的素質也大大提高,戰鬥力得到了加強。
有了這兩萬兵,王衡的心裏也有了底氣,他對平定區星之亂把握更大了。
王叡回到漢壽之後沒幾天,有零陵人黃蓋前來投奔。
黃蓋,零陵人,二十四孝人物中「扇枕溫衾」的黃香之後人,當朝名臣黃琬之遠房族弟,雖然是士族出身,為人卻慷慨任俠,有豪傑氣。
去年在王衡的推薦下,王叡曾經徵辟過黃蓋,不過黃蓋並未應徵,其原因便是黃蓋想要輔佐一位英雄人物成就一番功業,當時他不知道王叡究竟是不是一位英雄,因此便沒有應徵。
而如今王叡奉旨平定南陽之亂,反掌之間便覆滅了趙慈的一萬多亂軍,自己卻不傷一兵一卒,這一仗打得再漂亮不過了,王叡本人也因軍功而封侯,這樣的人不是英雄,還有誰是英雄?
因此,黃蓋便自動來投奔王叡,請求王叡收錄了。
黃蓋來投的消息傳到王衡耳中時,王衡不由得大喜,黃蓋此時還比較年輕,不過在日後可是孫吳的三朝老臣,能力足可獨當一面的著名武將,當然,由於孫權當權之後,打壓父兄老臣,黃蓋並沒有得到重用,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如果在王衡手下,他有可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