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集體戶 第23章 柳維嘉心系實驗
更新:12-17 23:17 作者:司徒文曲 分類:其他小說
回家的路上,高萍說:「你讓他們嘗瓜時,我捏了一把汗,當你說一毛一斤時,我剛放心,你又提出送面袋子,你是咋想的?」
黎想說:「他們七八個人嘗能嘗多少,一個瓜才七八兩,有20斤夠他們嘗的啦。我買糧時知道一個面袋子一元錢,一袋瓜賣3元合一斤7分多。司機出車有補助和誤餐費,還有節油獎、安全獎啥的,4元錢對他們不算啥。他們雖然車裏能裝東西,但是50個瓜球子放駕駛樓里會亂滾,有面袋子就不一樣了。那面袋子雖然不值錢,也是個物,他老婆肯定喜歡。」
高萍說:「你太厲害了!」
祝聯營說:「她從小就做買賣,先養狗賣狗崽子,掙了錢就升級養熱帶魚,又掙了錢再升級養鴿子。那鴿子也分級別的,老野5元一對,瓦灰10元一對,她養到了頂級的亮子,就是和平鴿,30元一對。她每個星期天都去花鳥魚市。」
黎想說:「你跟你爸打家具也不少掙啊!你每個星期天不是也蹲家俱市場嗎?」
高萍說:「昨天你帶我們商量給戶里掙錢的事時,我尋思你是異想天開,這回我信了。」
雲鵬在大車都走了後,便去了生產隊。生產隊是一棟長和寬都是36米的正方形大院,有1.3公畝,兩市畝。大門有6米寬,沒有垛子,也沒有門框,只有兩堵7米寬的土牆組成的通道。
過了通道回頭看,東邊是牛欄,西邊是羊圈;左右看,東西各有兩棟6間大草房做為廂房;向前看,一個長寬各24米的院子,南面是一棟8間的干打壘土平房,西房山是草垛,東房山是柴禾垛;這些建築把生產隊圍成了一個中間只有500平方的四合院。
雲鵬還是第一次進這個院,但見羊倌和牛倌正在往外趕牛羊。那牛群大牛小牛還有牛犢都是黃色的,有20多頭。那羊群都是白山羊,有一百多隻。
西邊的六間房有三個門,最南邊是碾房,裏面一盤碾子、一盤磨、一個大風箱;中間是農具庫,門鎖着,只能隔窗相看,棚上、牆上都吊滿和掛滿了東西,地上堆着一人多高的木料,還有犁杖、噴霧器、大桶、麻袋、繩子等物件;北面是散馬棚,裏面有十多匹馬、驢、騾,馬倌正要趕它們去放牧。
東邊的六間房只有一個雙開門,裏面都是糧囤子,裝的是種子糧、飼料糧和備荒糧,高粱、苞米、麥子、穀子、蕎麥、黃豆、小豆、綠豆、糜子、豆餅應有盡有。
正面的8間房中間開門,西邊是五間馬廄,兩排槽子對放着,中間是過道,兩排拴馬杆能拴十多匹馬和騾子,都是現在拉車的牲畜。西房山開了一個門,通向草垛,有一間房大小的地方放着鍘刀和粉碎機,兩個飼養員在鍘草。東邊間壁牆的南面開了一個門,從那裏進隊部。門北面有灶台,鑲着兩口大鍋,灶台邊有兩口大缸。
進入隊部,北面是一鋪大炕,和集體戶的一般長,東牆放着個上供用的案子,案子兩邊各放一個太師椅,這三個物件有年頭了,黑紅髮亮。南牆擺着十幾條條凳,一騎一的摞着。棚是窩紙糊的,牆是報紙糊的,炕席有幾處烤糊的地方,都在炕頭和兩個門灶子的地方。
楊永保在收拾屋子,他是一個抗美援朝退伍的殘廢軍人,走路不方便,一條腿瘸。
馮貴在翻報紙,是堆報,有《人民日報》、《吉林日報》和《英城報》及《懷仁報》。見雲鵬進來了,他說:「這半年的報紙都在這呢,你根據這上邊說的,編幾條標語口號來,最好是和糧食生產有關的。今年上邊的風轉了,不再喊打倒什麼的了,革資本主義尾巴的口號也少了。聽說鄧小平又出山了,搞整頓呢,大寨和大慶又站起來了。縣裏的口號是以糧為綱,大干苦幹加巧幹什麼的,要提倡推廣種子、化肥,增產增收,促進糧產上綱要呢?咱們扔下遠的挑近的,聽縣裏的,你就從這方面編吧!我得看麥地去了,看黃啥樣了,該不該拔了。」
他走後,雲鵬便看起《懷仁報》了。這報是周刊,篇幅只有省報一半大,一共20多期,雲鵬發現這個報上每期都有科學種田內容,想到了柳維嘉要搞試驗田,在量了生產隊和場院以及集體戶院牆的長度後,他編出了三條標語。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