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草原崛起 第252章 三軍制度
第252章 三軍制度
華軍如今的兵力規模可以說是非常嚇人的,算上留守歸化被打殘的那個步兵營,光步兵就整整有20個營,10萬人馬。
還有就是剛整編不久的14個守備營,將近14萬人,再加上兩個騎兵營,長弓營,火器營,戰車營,親衛營,護位營,以及各總兵,游擊將軍投降過來的兵馬家丁,總兵力已經達到了33萬。
這對於人口不過三四百萬,才十個郡不到的華國,兵民比例絕對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每月都要發軍餉是絕對吃不消的。
所以一番權衡思索後,林銳打算只給小旗以上軍銜的老兵和軍官發放軍餉,普通士卒則仍然不予發放軍餉。
因為士兵一旦發放軍餉,在本質上就會變成為錢打仗,為錢賣命,而不發軍餉,以前途和土地以及相關的待遇來激勵,反而會讓士兵覺得是在保家衛國,是在為自己打仗。
只要宣傳操作的好,不但不會影響戰鬥力,反而會大大提高士氣和戰鬥力。
畢竟每個月二兩銀子的軍餉,一年下來也就二十幾兩,而要是立功後可以獲得土地賞賜,甚至是當官,提高身份地位,傻子都知道如何選。
當然這樣一來,所選的士兵就不能是那種家中的頂樑柱,而是應該以少年為主。
所以林銳規定,今後華國招兵只招二十歲以下的未婚男子,包吃包住沒有軍餉,三年之內沒有晉升為小旗的,則直接退役回家,補償一筆銀子。
五年之內沒有晉升為總旗的,同樣直接退役,不過除了補償一筆銀子外,還可以賞賜十畝土地,七年之內沒有晉升為百戶的,則調往地方。
因為林銳打算將華國的軍隊今後分為三種,一種為野戰軍,專門負責四處征戰,一種為守備軍,負責駐守地方,最後一種則為預備軍。
野戰軍的最高編制為軍團,以少年步兵為主,每個軍團五萬人左右,其中包括六個步兵營,一個精銳的陷陣營,一個騎兵營,一個火器營,一個後勤營,長弓營則是直接取消了,畢竟未來火器才是主流。
最終林銳打算先編四個野戰軍團,第一軍團為近衛軍團,其中就包括騎兵左右營,共一萬蒙古騎兵,親衛左右營,一萬精銳老卒,五千護衛營,一個戰車營,一個火炮營,火炮營將全部裝備紅衣大炮,一個後勤營,另外再抽掉兩個步兵營加入。
近衛軍團共下轄十個營,共計五萬五千人左右,主要任務是守衛國都和陪都,軍團長由牛嫂林秀雲擔任,王朴和王廷臣擔任副軍團長。
親衛營只剩下了幾百老兵,所需的兵員全部從衛所武官和投降將領的家丁中挑選補充,護衛營同樣一半為蒙古少女,一半為漢人女兵。
第二軍團,軍團長由黃奔擔任,尚可喜和楊國柱擔任副軍團長,共下轄六個步兵營,再從守備軍中挑選五千敢死精銳,組成一個陷陣營,騎兵營則是從各將領的家丁親衛中挑選五千會騎馬的來組成。
各軍團的騎兵營不用騎射,只要能騎馬衝鋒砍殺就行了,而六個步兵營中,會挑選出一個來作為龍騎兵培養。
至於後勤營就簡單了,除了一些木匠鐵匠,再招募一批救護女兵郎中馬夫車夫即可,平日規模保持在五千人就行了,要行軍打仗時可以在臨時徵召青壯。
火器營今後將主要裝備弗朗機炮和火銃,同樣為五千人,兵員倒是好找,只不過短時間內恐怕很難配齊火炮和火銃。
這樣一來,今後每個軍團都能獨立作戰,獨當一面,步兵營負責野戰對敵,騎兵負責突襲偵查,掩護追敵,陷陣營負責近戰亂戰,負責帶頭攻堅,後勤營則負責後勤工作,包括打掃戰場等等。
第三軍團,軍團長為周猛,張存仁,唐通擔任副團長,配置和人員與第二軍團相當。
第四軍團軍團長為王狗娃,白廣恩,馬科擔任副軍團長,配置和人員一樣。
野戰軍,四個軍團共計二十餘萬人,基礎的編制則保持不變,同樣為伍,什,哨,隊,營,最後是軍,也稱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