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 第四章 、攻心之計
是勛問陸議,象孫權這麼有本事的人,「足為吳中之禍歟」,足夠給吳地帶來禍患嗎?陸議也不肯定,也不否定,卻回答道:「使君明察。」那意思,您都猜到啦,也就省得我再費口舌了。
是勛猜到了什麼?他猜到了陸議此番跟隨陳端到幽州來,本意不是為了遊說自己,相救東吳,當然也不會是為了照顧身體不好的陳子正,他的真實心思,乃是為了吳郡大族來走門路,首先希望朝廷能夠平定江東,族滅孫氏,其次希望保證大族們在吳中的利益不受損害。
是勛不禁覺得好笑——陸遜要反孫權,這話要是擱後世說起來,所有三國迷都會啐自己一臉口水。然而在這條時間線上,這卻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事情。
吳郡四大姓:顧陸朱張,在孫策時代和孫權執政早期基本上沒什麼影響力。因為這些世家大族對於以淮上士人為主體的孫家政權是有所敵視和排斥的,對於雖為老鄉但出身低微的孫氏父子,也是瞧不大上眼的,所以孫策渡江南下的時候,他們大多抱不合作態度。孫伯符對此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屠戮江東英豪」,殺雞給猴兒看,於是吳四姓只好暫時表態臣從。
但這當然只是表面上的態度,其內心深處則無日不想着覆滅這個外來政權。孫策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他只肯重用淮上人士,包括張昭、張紘、陳端和秦松等——後三個都是廣陵人,張子布是彭城人——吳人只能沉淪下僚。
這種敵對和壓制的政策,也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孫策的遇刺。所以孫策臨終前要對孫權說:「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暗示孫權可以放寬一點兒對吳人的抑壓政策,以建立更廣泛的統治基礎。然而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雙方的嫌隙也不是換個主子便可瞬間化解的,在原本的歷史上,直到赤壁之戰前後,孫家班裏還沒有一個身居高位的吳人。
地位最高的是顧雍,為丞行會稽太守事——因為孫權雖然掛着會稽太守的頭銜。其實長年呆在吳郡;其次朱桓為餘姚長、陸績為奏曹掾、張允(張溫之父,非荊州之張允也)為東曹掾、陸議為東曹令史。孫權的意思,我先徵辟你們做小吏,君臣互相熟悉着,考察着,乃可徐徐任用之也。
要等大概將近十年以後,孫權才覺得時機成熟,自己的根基也穩固啦,吳中士人也被調教得差不多啦,開始重用以四姓為首的當地土著。還先後把兩個侄女(孫策之女)嫁給了陸遜和顧雍之子顧邵。
所以根據史書所載,當曹操大軍壓境的時候。孫權召集群臣會商,其中就見不到幾個本地人的身影,全是一票外來戶——也就周瑜一個算是老家在揚州,但還是江北的廬江人,完全不沾江南的邊兒。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點上,吳四姓還並沒有被孫權收服,反逆之心仍很頑強。
尤其眼前這個陸議,其從祖父陸康(陸績之父)曾為廬江太守,被袁術遣孫策戰敗,憂憤而死,陸家跟孫家的仇結得不淺。陸議說了,不是孫權派他來的,是他主動請求陪着陳端來的,可他又不是陳端的子侄輩,幹嘛那麼熱心?肯定是要找機會跟是勛交吳四姓的底兒啊!
是勛對於江東形勢一向是很關注的,陳登常有信來,或者主動陳述自己所探查到的情報,或者回應是勛的問題。不過即便如此,普通人也很難洞察到以吳郡四姓為首的江東大族對孫氏政權的反感,更難一語道破陸議心中所想。只有是勛,他讀過那麼多後世研討東吳政治形態的論文呢,對於原本歷史上你陸伯言將來表面風光無限其實滿把辛酸淚的結局,也都一清二楚。只要稍微動動腦筋,哪有瞧不明白的道理?
陸議倒是沒料到這位是使君果然如同傳聞中一般善於洞察人心、剖析大勢,自己還沒開口,他就點明了主題,心中又是感佩,又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他來路上也設想過各種可能遇見的情況,要怎麼曲折而陳,或者直言不諱,才能讓是使君相信自己的誠意呢?才不會被他當作是江東方面的試探,甚至是反間之計呢?這回可省了大事兒嘍。
既然話已經挑明了,就見陸議把腰一挺,開始與此前完全不同地急逞口舌,侃侃而談:「孫氏竊據江東,自外王化,若不能及早去之,恐異日有吳楚之禍也。前朝廷專事於北,致其坐大,蹂躪地方;今丞相既南征荊襄,若能底定,即可溯江而上,以收吳會。吾等不才,願為先導……」
可是他話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