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 第十六章 、後史先見
太醫令吉本,演義中則設定為「姓吉名太字稱平,人皆呼為吉平」,說他與董承、王子服等人密謀刺殺曹操,借着給曹操療治頭風病的機會,暗下毒藥。
結果因為董承家奴秦慶童的告密,讓曹操有了準備,當即拿下吉平,並趁機搜殺了董承一黨。
演義中還有詩讚曰:「漢朝無起色,醫國有稱平。
立誓除奸黨,捐軀報聖明。
極刑詞愈烈,慘死氣如生。
十指淋漓處,千秋仰異名!」太醫令秩為少府屬官,秩六百石,在官場上是個小角色,而演義中說吉平不過一名普通太醫,那就更沒誰會去注意了。
然而是勛不同,他是了解原本歷史的,並且前世不僅僅讀過演義,亦曾多次通讀志書及相關史料,尤其對於演義之刻意虛構,與歷史不契合處,做過專門的研究。
所以他一聽吉本之名,立刻就想起來了——我靠這又是一個大「反賊」啊!演義中的吉平,固然以真實歷史上的吉本為模型,但二人的事跡卻迥然不同。
吉平參與的是董承的謀反,時為建安五年(200年)——在這條時間線上則為建安六年,而這條時間線上的董承假稱衣帶詔謀反,也提前了,是在建安三年(197年)——吉本參與的卻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耿紀、金禕等人在許都發動的叛亂。
原本歷史上的建安二十三年,是何種政治環境呢?當時曹操不但封藩建國,成為魏公,而且還進位魏王,建天子旌旗。
那真真正正距離篡位只有一步了,再想挑出個中間環節來,除非象王莽那樣做假皇帝……曹操把王國都城和統治中心設置在鄴縣,與其世子曹丕等皆居於彼處,許都朝廷基本上放空——否則也不會一年多以後關羽北伐。
前鋒逼近許都,要驚得曹操差點兒遷都了。
這一年的正月,少府耿紀、司直韋晃,以及京兆人金禕,與吉本父子(吉邈、吉穆)一起在許都發動政變,聚集了家僕和閒雜人等一千多名。
趁夜攻打留督許事的丞相長史王必,因為有金禕派人做了內應,王必大敗,中箭而走。
王必平素與吉邈向來交好,又不知道對方也參與了逆謀。
就想跑去吉邈府上求助。
一說他被手下人勸止了,說:「今日事竟知誰門而投入乎?」一說是還沒進門,就聽到吉家人詢問:「王長史已死乎?卿曹事立矣!」嚇得掉頭就跑。
總之等到天亮,王必還活着,逐漸聚攏殘部,並且得到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的協助,終於平定了叛亂。
可是最終王必還是因為傷重而掛了。
王必雖然職務不高,卻是曹操駕前第一寵臣。
曹操為此怒發如狂,當即跑到許都,把漢臣來了趟大清洗——「於時衣冠盛門坐紀罹禍滅者。
眾矣。
」演義中也有提及此事,但是因為已經把吉本(吉平)給提前用了,故而僅言其二子,加上耿紀、韋晃、金禕,稱為「討漢賊五臣死節」。
總之,這事兒是勛是清楚的。
所以當初出任光祿勛,曹操把耿紀耿季行派給他當副手。
他就多少有點肝兒顫。
然而耿紀此前參丞相幕,做事精細、勤勉。
深得曹操喜愛,你沒有真憑實據,總不好說他心向漢室,將來必會謀反,要曹操提前加以防範啊。
其後曹操封藩建國,是勛一門心思趴在對魏國官制和選舉制度的設計上,就把這碴兒徹底拋去了腦後——歷史已經給改得面目全非啦,原本該造反的,是不是還會反?那真是誰都預想不到。
至於耿紀留在許都,得以邁上跟原本歷史相同的少府的高位,是勛甚至都未及關注,而即便關注了也不會往心裏去——如今魏官才是實的,漢官都是虛的,有多大權柄,能鬧出啥事兒來?況且近兩年形勢亦傾向於曹家——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再加上曹操本人並不居於許都,又有誰敢來虎口拔牙呢?總結歷史教訓,欲敗權臣集團,必須達成兩個重要前提,一是把天子抓在手裏,二是直接斬首權臣本人。
那些伏刺客、獻毒酒的事兒就不用提啦,桓帝誅梁冀,就是急派黃門令具瑗並司隸校尉張彪率騎士、虎賁、羽林等千餘人圍其府邸,冀乃自盡。
再往後瞧,司馬懿主持的「高平陵之變」其實挺危險的,因為光奉了個太后,既沒得着天子,也沒能第一時間幹掉曹爽。
若曹昭伯用桓范之言,「以天子詣許昌,征四方以自輔」,則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不過那豬頭三曹爽自己就先降了,算是特例中的特例。
所以原本歷史上的耿紀、金禕等人就是在冒大險,即便他們真能擊敗王必,控制許都,進而挾持天子,也未必能夠動搖曹操的根基——關鍵關羽正圖謀北上,距離許都比鄴城近便許多,所以他們想依靠劉備勢力做外援。
而在這條時間線上,曹操同樣不在許都,耿紀等人同樣還沒聚集起多少黨羽來,在外無關羽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