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 第二十九章、何者為君
孔門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賢其實那七十二個未見得都是優質學生,其間被孔子直接罵過「朽木」、「小人」的大有人在,估計就這七十二個是正式收列門牆的,其他兩千多則只是混過大課而已。
而在是勛門下,要說正經行過拜師禮,師徒名分牢不可破的,其實還不超過十人,大師兄當然就是司馬仲達啊,二師兄諸葛孔明,三師兄郭伯濟,再下面還有一群將成年或未成年的小孩子。所有弟子基本上全都是是勛親自招收過來的,還沒有光靠親友推薦便得列門牆的哪。
正如同「君擇臣」一般,是勛也向來「師擇徒」,親自挑選弟子,只是其間標準,外人很難洞悉。真要是逐一分析,仲達為河內顯宦,又曾跟隨是勛鎮撫關中,那麼是勛通過長期的考察後選擇了他,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相比起來,諸葛孔明和郭伯濟的出身就比較低啦,而且貌似相處時間並不算長,便得入門……
是勛心說那都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不但於史書上單獨有傳,且都是我前世即所敬重之人,故此收而教之但這個理由,我會告訴你們嗎?
至於那些小孩子,或者為親眷之子(如陳均),或者為門生故吏之親(如張緝、司馬邕、秦朗),或者乃是勛相中的女婿(夏侯威),也就田彭祖的身份略微特殊一些,估計為是勛鎮守幽州之時,經過長期觀察才收列門牆的。周不疑倘若僅僅靠着舅舅劉先的關係,完全沒法跟這些小孩子相提並論(再說他也已經冠禮了。成年了,得跟司馬懿他們比),所以才只能走曹沖的路子啦。
是勛心說你直接報名上門來便可,說不定我當場就收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周不疑雖有神童之名。可是才剛成年就掛了,真沒做出過什麼大事兒來(所謂攻柳城出十策,真有人會信嗎?),若非把你跟曹沖擺在一起,我還真未必能夠回想得起來……
他本已有收納周不疑之意,但還想考較考較這孩子。乃云:「欲入我室,不易矣。」你究竟有什麼本事,或者有什麼超群的秉賦,可以使得我樂意收你為徒呢?
周不疑始終沒有返回座位上去,就這么正面着是勛。當即拱手開言:「不疑少長南州,未識天下俊才,即昔日劉牧(劉表)幕府中,所見亦皆庸碌,不願與之為伍,故人既贊之為敏,亦皆目之為狂也。舍舅曾致書劉子初(劉巴),請以教愚。而子初辭之……」
劉巴也是零陵人,乃荊州數一數二的名士,劉先曾經寫信給劉巴。請他幫忙教育自己這個天才外甥,然而劉巴卻答書道:「昔游荊北,時涉師門,記問之學,不足紀名。內無楊朱守靜之術,外無墨翟務時之風。猶天之南箕,虛而不用。賜書乃欲令賢甥摧鸞鳳之艷。游燕雀之宇,將何以啟明之哉?愧於『有若無。實若虛』,何以堪之。」意思是你那外甥太聰明啦,如同人中鸞鳳,而我這兒只是「燕雀之宇」,實在教不了啊。
周不疑說了,這不僅僅是因為自己聰明,也因為自己少年狂妄,目無餘子,所以劉巴才不敢教我。
既然連劉巴都是這種態度,周不疑從此自視更高,一直到跟隨舅舅劉先北上,先後抵達許都和安邑,才開始琢磨曹操手底下能人異士無數,中原名家,泰半匯聚,有沒有夠資格當我老師的人呢?
「初入太學,受許仁篤(許慈)之教,以為鄭康成之嫡傳,必不同於世間腐儒也,然亦不過爾爾。乃嘆康成先生既歿,吾乃無可得而為師者也……」可惜鄭玄死了,估計再沒誰夠資格來教我啦「至抵安邑,始得瞻是公之文,並因緣聽講,方知井蛙而不識海者也,慚愧無地……」
是勛聽到這裏,心說你丫不是狂生,整個兒一馬屁精。這一套話說的,先抑而後揚,說自己少年聰敏,而又狂妄,就連劉巴都不敢教,就連許慈都不在他眼中,簡直要起鄭玄於地下,才有資格教授他這俊逸之才了;然後突然作一轉折,說只有是公您才是真正的學問大家啊,我讀了您的書,又來蹭了幾堂大課,才明白自己從前不過井底之蛙,只見着小小一方藍天罷了。
只有您才真正得受鄭玄的衣缽,為當世經學魁首。你比劉巴可厲害多啦,那麼劉巴不敢教我,你一定敢教你要是不收我,就表明學問和心眼兒還沒有劉巴大!
是勛心說老子才不吃你這套!老子有幾斤幾兩,自己心裏面清楚得很,若論真才實學,別說劉巴、許慈了,我連孫乾都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