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改革
更新:09-02 18:22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軍事小說
等待頓河、伏爾加河流域消息傳來的同時,高剛又召集本地商站、縣政府及國有銀行代表們開會,商討有關奧斯曼帝國貨幣改革的事情。
貨幣改革,其實在後世並不是什麼陌生詞彙,很多國家都經歷過,遠的如19世紀半葉英國放棄金本位,近的如貨幣減少十個零的津巴布韋幣制改革,都是國民經濟生活的大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施行。
奧斯曼帝國這次想要改革幣制,說起來也是出於無奈,不得不改!任何一個去奧斯曼帝國各大主要城市做過貿易的商人都會有個切身體會,那是貨幣問題實在太坑人了!打個方,你從英格蘭運了一船鐵製品來到奧斯曼帝國士麥那港,售出後得到了大量貨幣,大概率是奧斯曼帝國鑄造的威尼斯樣式的杜卡特,俗稱「金色庚」。這裏我們不討論貨幣成色、真假所帶來的困擾,只單純談論貨幣本身,假設你收到了足量的、沒有破損的、成色十足的銀幣,然後你去了位於希臘的著名港口薩洛尼卡進行貿易。
對不起!到了薩洛尼卡,這種貨幣可能使用不了了,因為這裏通行意大利城邦(主要是威尼斯和熱那*亞)的貨幣,而且是正兒八經的人家鑄造的貨幣哦!這個時候,你必須找一家信譽卓著的貨幣兌換商,然後將手頭的貨幣兌換成當地通行的幾種主要的意大利樣式的貨幣,然後才能進行貿易。
這還是在薩洛尼卡,事實當你去奧斯曼帝國其他城市的時候,會發現當地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貨幣,這些無一不在困擾着你,給商業貿易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利。也是說,這種混亂的貨幣制度其實是反自由貿易的,一直為各國、各地商人們所詬病,但卻又始終無法解決,因為其牽涉到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貨幣成色所導致的問題。其實,在整個17世紀,奧斯曼帝國的財政一直不是那麼寬裕,這和他們巨大的開銷(包括戰爭開銷)有關,同時也和他們糟糕的徵稅效率有關。但不論哪方面的原因,直接導致的是奧斯曼帝國財政拮据,國庫里經常無錢,以至於政府不斷鑄造劣質貨幣掠奪民間財富。
這在幾次戰爭期間尤為明顯。奧斯曼帝國政府鑄造的銀幣、銅幣其成色之低劣,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以至於本國商人都對其大為嫌棄,開始自發地使用外國貨幣來進行交易,這又加劇了該國幣制的混亂,使得國家經濟陷入了更深層次的危機之。
東岸人在奧斯曼帝國貿易多年,因為貿易順差居多的關係,手頭一度積攢了大量的各國貨幣從奧斯曼帝國政府和商人處獲得即便無數次抽樣化驗成色,但仍然吃了不小的虧,以至於後來乾脆自己直接將那些爛貨幣給熔了,做成銀磚帶回國。
與這些爛貨幣相,通過東岸商民之手流入奧斯曼帝國的各種東岸金銀幣,卻大受各階層的歡迎,因為其製作精美、成色十足、型制穩定,因此很廣泛地被奧斯曼帝國商民收藏,然後小規模地在一些地區流通着(大規模流通是不可能了,因為劣幣驅逐良幣),讓東岸政府也小小地發了一筆鑄幣稅的財。
而也正是看到東岸貨幣在黑海周邊部分城鎮的廣受歡迎,東岸駐歐全權特使高剛才想辦法說服了奧斯曼帝國高層,接受東岸人幫忙的貨幣改革,由東岸幫其鑄造全新的貨幣或者乾脆直接用東岸貨幣好了,東岸政府擔保其不會出現信用方面的問題。
奧斯曼帝國高層在猶豫了很久之後,最終選擇了前者,讓東岸人幫助他們設計一套全新的銀幣土耳其第納爾,與東岸元一一兌換。前提條件是華夏東岸共和國向奧斯曼帝國政府貸款五百萬元,交付方式是東岸政府直接將鑄造好的五百萬第納爾運到伊斯坦布爾,讓他們得以支付已經拖欠許久的帝國官員的薪俸和軍隊的薪餉。當然他們目前還欠了各國商人大筆貨款,但這不是優先需要支付的項目必要時甚至可以賴掉,至少可以賴一部分可以往後挪一挪,公務員的工資和軍隊薪餉不發的話,怕是要出大問題!
這是高剛與奧斯曼人磋商了整整一年時間後得到的結果。若放在往常,這個成果恐怕還不容易獲得,但在持續多年的戰爭重壓下,財政早瀕臨崩潰的奧斯曼帝國最終不得不同意了東岸人的要求,以讓渡鑄幣權的方式獲取東岸人提供的貸款,年利率達5%的優惠貸款。
不過奧斯曼人也提出了條件,這個擔負為其鑄造貨幣重任的鑄幣局必須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監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