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恩澤經不起揮霍
更新:05-03 00:02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軍事小說
帝都南陵的儒家門徒正被官府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清場」,為了不將事情搞得那麼有針對性,實際上其它學派的門徒也有被選中委派任務出了帝都。
陳宇等人被委派的任務是前往陳郡,他將與一眾夥伴一同進入建路隊,向那些異族奴隸進行教化。他們這支隊伍並不是唯一的一支,還有許多隊伍被分散到全國各地,被委派到帝國腹地的其實還算幸福,要是委派地是在邊郡那才是真的受罪。
「我們應該怎麼教化?」陳宇滿臉的苦惱:「教他們讀書寫字嗎?」
帝國一直都在進行教育普及化,本身需要的教師的空缺非常大,本民族國家的教育師資都不夠,國家會糾結一幫人去教導異族讀書識字嗎?
稍微一想就能明白的東西在儒家門徒身上卻沒有那個概念,因為他們真的沒有國家和民族的觀念,儒家門徒所接受的教育是「誰認可誰,就是自己人」,而儒家也從來不在乎那些所謂的「自己人」對國家和民族幹過什麼。
「十世之仇,猶可報也」本來前面還有一句「王道復古,尊王攘夷」,不過這一句「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可不是孔子他老人家說的,是公羊說的,所以別怪儒家門徒不買賬。
要是「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那就有點國家民族的意識了,雖然依然是體現在統治者為尊的核心思想上,但至少意義變得不同。但要是只有「十世之仇,猶可報也」基本上是被指向私仇。
沒有國家和民族的觀念一直都是人儒家思想上的硬傷,那也是建立在儒家長久的不得志上面,迫使儒家在得不到施政空間的時候發生「異變」,變得只要能夠獲得當權者的青睞就不挑三揀四。所謂的不挑三揀四是,不在乎統治者是誰,只要統治者願意重用儒家就行。在這種觀念下,儒家門徒並不介意去教導誰,他們在乎的是那麼做能不能讓自己有機會走向通往掌握治國的道路。
「不。執政府並沒有讓我們那麼做。」黃葉奇怪地看一眼陳宇,他們出發前已經有執政府的官員前來通告,沒道理陳宇會不知道,因此他只當陳宇是被氣得遺忘了。他說:「我們得到的任務是進行宣講。」
皇帝認為儒家的思想有益於讓那些奴隸變得安分。給儒家門徒分配職位的時候,安排的是類似於政~委的功能。
執政府其實不太明白皇帝那麼做到底有什麼用意,但是包括蕭何在內的所有執政府官員都希望能夠約束並平息近來奴隸越來越明顯的抵抗。
「短期內我們做不到什麼。」陳余悶聲悶氣說道:「那些人不懂我們的語言,我們也不懂他們的語言。」
恰恰是語言不通又被分配教化奴隸的任務,大多數儒家門徒內心裏才會鬱悶。他們如果要執行自己的任務。首先就要解決一個難題,那就是使溝通不存在障礙。
「他們(異族)來自太多的地方了!」陳宇捂着額頭,說道:「最遠的是來自於希臘……。」
其實帝國的官屬奴隸最多的依然是百越蠻人和草原胡人,誰讓這兩個族群離帝國最近。然後因為帝國進軍西域,近一年來不少奴隸是從西域運送回國。
來自西域那邊的奴隸成份最複雜,因為之前可是有數量非常龐大的從西向東逃亡的族群涌到西域,帝國大軍擊敗頭曼俘獲接近二十萬,其中就有五六萬俘虜是那些逃亡的族群。
除開得自擊敗頭曼之後的戰俘之外,因為帝國大軍直接開進西域,實際上在不斷的軍事行動中也有大量的俘虜。帝國重視交通建設。也有太多的水力設施和工業設施需要勞動力,西域俘虜到的戰俘自然是被運輸回國。
「希臘?聽說那是一個很強大的文明。」黃葉眼眸里出現了一種莫名的興趣,他說:「傳聞希臘並不是單指一個國家,是泛指同一種文化下的族群。這個族群有着相當多的國家,他們最為強盛的時候擁有三座大陸的領土?」
車廂之內的人都是用一種奇怪的目光看向黃葉,他們正在抒發自己的悲慘之情,忿恨境遇上的不公,又可惜自己的滿身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機會,結果黃葉去用那副表情談一個遠在幾萬里之外的民族是個什麼意思。
「我們(儒家)以後的希望就在這些族群身上了。」黃葉無比認真的地說:「陛下顯然不願意我們在本土插手過多的事務。」
是啊,儒家也不知道是怎麼招惹皇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