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472 決戰(1)
此時殺人除了發泄一下怒氣,對戰局又有什麼用處呢?實際上不光是沒有好處,反而又副作用。。。 看最新最全小說
你想想本來20軍殘存的部隊就是驚弓之鳥,這時候最需要的是穩定人心,而畢蘇斯基卻幹掉了他們的軍長。誠然薩加諾夫斯基是該死,但不該這個時候死!
他的死不光無法穩定戰局,反而讓20軍殘存部隊變得更加混亂了。
不過畢蘇斯基此時也顧不上什麼20軍了,對他來說,雖然丟掉了一個軍,雖然這樣的慘敗讓人很惱火,但對他來說也不完全是壞消息。20軍的全軍覆沒唯一附帶的好消息是——他終於找到了猶太人主力的方位。
用畢蘇斯基自己的話說:「戰爭的迷霧已經被吹散了,猶太人現形了,他們所倚仗的那些小把戲再也沒有任何作用。我能感到情況雖然不算理想,但是卻向着好的方向轉化!」
畢蘇斯基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原因非常簡單,知道了猶太人在沃沃明方向之後,他就不用擔心南方和西方趕過來的勤王軍的安危了。完全可以命令這些部隊重新開拔,用最快的速度趕到華沙。
從他所了解的情況看,從南方聖十字省和喀爾巴阡山省趕來的勤王軍大概有兩個師,分別是30師和34師,從西邊大波蘭省和羅茲省趕來的則有兩個師和一個混成旅,分別是27師、29師以及202混成旅。
這些部隊雖然戰鬥力不太強,但怎麼說也將近有5個師的兵力,再加上駐守華沙的兩個半師。一旦部隊匯合之後。他就擁有將近7個師的兵力。
如果再加上嫡系的第一師、第二師和第三師。畢蘇斯基手頭上就有10個師的兵力。這些人馬再加上主場作戰的優勢和乾爹的援助,畢蘇斯基認為自己完全沒有失敗的可能。
當然,對畢蘇斯基不利的情況也有,首先他最拿得出手的那三個師還遠在上馬烏基尼亞,離波蘭還有一段距離。而且中間還隔着猶太人的主力,並且勤王而來的四個半師戰鬥力很有限,大部分都是緊急擴充起來的炮灰部隊,從20軍的情況看。戰鬥力實在堪憂。
這還不算完,這些勤王而來的部隊,一路上是跋山涉水,體力消耗還是比較大的。至少以他們當前的狀態是無法立刻投入到戰鬥中去的。
當然,畢蘇斯基不管這些,他只看到了自己人多勢眾,只看到了自己的優勢,滿腦子盤算的都是怎麼在華沙城下進行決戰。
對此,李爾文耐着性子提醒了他一句:「總統閣下,先不提您的部隊的戰鬥力。就說您的計劃,在華沙城下進行決戰。這就根本不現實。不客氣地說,這並不由您決定!」
畢蘇斯基剛想說什麼,李爾文卻接着說道:「您憑什麼認為猶太人會在華沙城下跟你決戰?猶太人為什麼要按照您的意思去作戰呢?從之前的情報就能看出,猶太人對華沙沒有任何興趣,他們只想殲滅波蘭的有生力量,對攻城奪地沒有興趣。你拿什麼將他們吸引到華沙來呢?」
畢蘇斯基冷哼了一聲,很自信地說道:「我為什麼會有這種自信?很簡單!之前猶太人確實沒有攻佔華沙的打算,但是隨着他們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他們必然會信心爆棚,而且一直以來他們對波蘭就存在野心和幻想,他們就是想佔領波蘭的土地、奴役波蘭的人民,現在機會就擺在了他們眼前,他們為什麼要放棄?」
李爾文對此嗤之以鼻,甚至認為畢蘇斯基都有被迫害妄想了,她很想嘲諷這貨兩句,可畢蘇斯基完全就不給她說話的機會:「而且,你之前不是說了嗎?猶太人是想殲滅我的有生力量,現在我的有生力量全集中在華沙,你說他們有什麼理由不來?」
看着畢蘇斯基得意洋洋的樣子,李爾文很是不屑,譏笑道:「是嗎?您好像忘記了您的第一師、第二師和第三師可不在華沙,如果猶太人的目標是他們,您可就鞭長莫及了!」
畢蘇斯基想過這個種可能嗎?他當然想過,不過他很樂觀地認為:「殲滅我最精銳的三個師?你真是太高看猶太人的戰鬥力了。我敢向你保證,只有最狂妄最無知的傻瓜才會生出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我的部隊可以以一當十,可以將猶太人打得……」
「您的大……豪言太多了!」這下連m都聽不下去,直接打斷了畢蘇斯基:「您的部隊能不能以一當十我不知道,我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