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科學唯物主義秘密檔案 第56章 【一更】
不科學唯物主義秘密檔案
蕭南燭這邊從家裏一離開,那頭清明節就氣的把立馬手裏的抹布給扔了。因為本就有嚴重的潔癖,所以他陰沉着臉望着蕭南燭丟給自己這些家務活都覺得心裏不大痛快。
可是想到那男人離開前那副瞧不起自己的樣子,心裏頓時就較上勁的清明咬着牙還是把倒在衛生間裏的拖把給拿了起來,而就在他一臉不滿開始在客廳里拖地的時候,從來就沒幹過這些活的清明先是被濕漉漉的髒拖把給弄污了衣擺,在去洗拖把的時候又不慎把水桶里的水給打翻了。
&這真是豈有此理!!」
嘴裏忍無可忍地這般罵了一句,清明節此刻看上去有些狼狽,倒是和平時極注重外表的樣子有些不一樣。畢竟自誕生起他就一直是個身份特殊神明,儘管開始的時候不算受人重視,如今卻也靠着日積月累的努力成了獨一無二的清明君。
因為從來只有別人遷就他,沒有他委屈自己的份,所以蕭南燭用這樣的態度對他自然是讓清明心裏不太舒服,然而追究其根源,清明節一直對蕭南燭很厭惡的原因其實不止是因為蕭南燭對他並沒有像以往那些歷師那樣尊重,而是因為每當這個面容冷峻的歷師用不耐煩的語氣開始教訓他的時候,怎麼聽怎麼像是某個陰魂不散的吃冷飯節和他說話的口氣。
所謂吃冷飯節,其實就是位於清明後一天的寒食節,吃冷飯是清明節對寒食單方面的嘲諷,寒食倒是從未對此有過什麼回應,而追究起他們倆的孽緣,其實自打春秋時期他們倆就是一直是靠在一塊的兩個節日了。
說起寒食節的源頭,其實來源於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原始社會中人類生活離不開火,在各類神話傳說中也有體現。中國傳統故事中有火神祝融的存在,希臘傳說中也有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的故事,但是,能帶給人溫暖,驅趕野獸的火往往又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人們一方面需要他,一方面又懼怕他,出於這種心理,古人便認為火是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各部落間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可是禁火節維持的時間很短,因為很快他就在歷史的過程中轉化為了寒食節,而在所有的歷史傳說故事中,寒食節的最早典故都是用來以此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介子推的。
傳說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肉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里。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結果介子推便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見此自然是心中悔恨難當,于是之後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民間的百姓便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介子推和他母親的死催生了寒食節的誕生,這位神君自出生起就帶着皇族欽賜的貴氣,自然與當時的一般節日不同,因為身上沒有一絲屬於人間的煙火氣,寒食君從外貌上看也是一副冷若冰霜,生人勿近的樣子,明明尋常人都是一頭正常的黑髮,可是這位神君就是一頭天生的白髮,看着就讓人心生畏懼,這似乎為這位冷心冷情的神君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肅然,而就在寒食的風俗習慣逐漸誕生之時,這位神君有一日忽然發現自己的後一天也誕生了一位節日。
稚嫩的面容,收拾的極乾淨的白衣,頭上扎着青色布巾的靦腆孩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喚作清明。寒食頭一次見着這少年便覺得有趣,一貫毫無波動的眼睛裏也有了幾絲煙火氣,而這位無依無靠可能不知哪天就會隨便消失的小神君在見到寒食的那一刻也忽然明白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神明。
現在細想起來,那或許是他們倆相處的最愉快不過的幾百年了。因為那時的清明還只是因寒食而隨之誕生的一個附庸性祭日,別說是什麼被稱作傳統節日了,有時人們根本意識不到在寒食之外還有個清明的存在。畢竟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作為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更是顯得尤其特別,而清明只是因為和寒食離的較近,所以人們才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過,而這也成了這麼多年來一直梗在清明心中的一根刺,無論時間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