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聖 第1963章 進退之辯
更新:05-18 21:28 作者:永恆之火 非包月作品 分類:女生小說
看着臣上君下的錯亂關係,眾官員突然想起之前方運那句免去繁文縟節是什麼意思。天籟小 說
不是方運不想拜眾人與國君,而是方運不想讓眾人拜自己。
所有官員都在思考一個問題,若是方運執意要拜,先跪在地上的會不會是景君?
堂堂朝會之上,也只有方運才敢教訓一國之君,明明都知道這有違儒家的君臣大禮,可左相一黨無一人敢出來指責方運。
方運一人,便可橫壓一國。
眾官看着方運,眼神越複雜。
左相柳山若不是宗聖的執道者,方運恐怕早就夷平柳府,讓柳山滾出景國。
方運目光掠過景君身後的幕簾,掠過眾官,最後目光落在大元帥陳知虛身上。
景國大元帥陳知虛已經晉升大儒,本來應該外出遊歷,但因為草蠻大舉入侵,聖院特許他此戰之後再去古地遊歷。
陳知虛在功成名就後,深居簡出,很少露面,真正掌握大元帥府的是太后與景君。這次三邊全線告破,陳知虛才不得不出面,但平時大都坐在那裏修煉,並不參與軍政大事。
陳知虛曾要求帶軍出戰北方,不僅太后阻止,連左相一黨也不同意。
京城需要陳知虛坐鎮,若陳知虛戰敗,對景方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陳大元帥,此時景國當進當退?」方運問。
陳知虛本來神遊天外,氣息飄飄渺渺,現在脫離修習狀態,立刻如戰場虎將,即便坐在那裏,也仿佛在萬軍之中馳騁,威勢四溢。
陳知虛虎目微張,看了一眼方運,沉默片刻,道:「軍人守土,職責所在。戰而後敗可退,未有不戰而退之理。」
「謝陳大元帥指點。」方運道。
柳山突然開口道:「陳大元帥此言差矣,明知必敗,為何不提前撤退?」
「左相既然可預知一國勝敗,也當有補救之法,知虛洗耳恭聽。」陳知虛道。
所有人屏息斂聲,方運的到來,讓朝堂之爭進入最後的階段。
「老夫斷定景國戰敗,原因有三。國力日漸衰弱,人口凋零,可用之兵越稀少,此其一。三邊失守,老兵消耗殆盡,蠻族正式出動精兵,各部族劍指寧安城、飲馬益水河,此其二。眾聖心繫兩界山,水族幾欲反目,半聖狼戮養精蓄銳,大勢在敵,此為其三。此時景國,天有闕,地已破,人不足,若得外力相助,或有一戰可能,否則,戰必敗。」
眾官沉默。
景國的天時,自然是半聖陳觀海,他的傷勢之重,人盡皆知,恐怕在兩三年內就會聖隕。
現在三邊失守,蠻族長驅直入,玉陽關以北即將拱手相讓,地利也消失殆盡。
連年鏖戰,景國國庫空虛,百姓受到極大的影響,若非讀書人的數量不斷增加成功轉嫁矛盾,若非各國各大世家和聖院明里暗裏幫助景國,景國早就民不聊生。
即便如此,景國依舊物價飛漲,數不清的人儲存黃金拋售古董,整個聖元大6都受到影響。
照這個趨勢下去,景國撐不過一年,一年之後,景國為了對抗蠻族,必然會加重賦稅徭役,必然要不斷強征壯丁。
當整個國家不計一切代價贏得此等規模的戰爭時,也意味着其他方面會停下。
那時,便是誰都不想見到的戰亂年代。
左相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卻已經表達自己的觀點,讓景國投靠慶國或武國。
方運道:「左相大人很有見地,分析的不錯。不過,還應該加上第四點原因,那便是內鬼作祟,奸佞弄權,若能剷除內鬼,景國上下一心,則同樣有一戰之力。」
左相一黨官員面露惱色,柳山則面不改色,道:「方虛聖所言不錯。若把那些置億萬百姓性命於不顧的內鬼揪出來,嚴懲那些讓軍士白白送死的奸佞,全國後撤,據長江堅守,借長江水妖之力,當有一戰之力。」
「長江以北國土,當如何?」
「暫且送給蠻族,待到時機成熟,揮兵北上,定可收復!」柳山道。
「到那時,揮軍北上的,是慶國,是武國。」方運道。
柳山無奈道:「方虛聖口口聲聲說要護衛景國百姓,若讓慶國與武國出面,難道不是最能保護景國百姓的手段嗎?至於國土,只要百姓在,終有一天會收復。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