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四百八十二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_頁2
更新:12-28 15:54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餅,毫無信譽可言,但大明皇帝的重信守諾,也是人盡皆知,十歲那年的陛下對戚帥許下了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諾言,九年之後,陛下就開始履行諾言,這是一段君聖臣賢的佳話,即便是賤儒也不敢置喙的佳話。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創造問題的人!大明每個人擁有使用良幣的自由!
林輔成有足夠的論據證明貨幣不統一對自由貿易的傷害:在神聖羅馬帝國從漢堡市走到德累斯頓市,1000里路,就需要十一種貨幣,要繳納三十五次過境稅,貨幣混亂,這對自由貿易而言,是何等恐怖的災難!
誰破壞大明貨幣政策,誰就是在破壞大明的自由貿易!
這就是林輔成自由主張,他想要實現的自由是大明人人自由,所以他的主張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顯然,林輔成提供的兩個解法,對於倭國都不適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倭國也缺銅,而且還缺少規模,沒有成熟的經驗,渡來錢和私鑄錢之爭,就是最直觀的體現,倭國沒辦法完全自由鑄錢。
而大名令制國格局的現狀,也讓織田信長沒有辦法使用鐵血手段解決掉私鑄之人。
無論是是完全的自由和完全的禁止,倭國都做不到。
長崎總督徐渭用冗長的奏疏,論述了自己對倭國貨幣的思考,只要大明敞開了供應寶鈔,徐渭就能用寶鈔徹底擊敗織田信長的鑄錢。
朱翊鈞手裏有織田信長的鑄幣,這是徐渭送入京師的。
織田信長鑄天正大判一兩金,長兩寸橢圓形黃金製作,雖然說是一兩,其實只有大明半兩(15g)左右,大判一兩銀、小判一錢銀,文祿通寶等等。
「就這個水平也好意思發幣?鑄幣不精美等於不鑄幣。」朱翊鈞看着那些個尺寸大小不一的金銀銅幣,從袖子裏拿出了兩枚大明壓印銀幣,銀幣正圓,花紋清晰無比,背面寫有一兩,正面為萬曆通寶字樣,下有雙麥穗。
馮保看了看兩種貨幣的差別,笑着說道:「蕞爾小國。」
比較之下,大明的銀幣,更像是藝術品,事實上在大明,銀幣真的是藝術品。
對於這種足斤足兩,製作精良的銀幣,兵仗局制幣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萬曆十二年去了。
大明銀幣面值一兩,只有一種面值,但市面上一枚大約價值一兩二錢白銀,因為銀幣獨特的防偽性。
大明有巧奪天工一樣的作假工藝,市面上的銀錠真假難辨,各種造假手段層出不窮,而銀幣的壓印工藝,那不是民間能夠掌握的,一台水力螺旋壓印機,就不是民間工坊能夠製造,銀幣只需要看一眼,就可以確定真偽。
大宗交易動輒數千兩白銀,一塊一塊銀錠絞開查驗真假和數數銀幣數字就可以成交,哪種方便不言而喻,最重要的是不用擔心收到假銀子賠的傾家蕩產。
大明銀幣在民間極受歡迎,兵仗局制幣司日夜不停,也無法充足供應,主要是缺少銀匠,機械可以多生產,銀匠卻不可多得。
鑄幣不精美,等於沒鑄幣,是朱翊鈞一貫以來的主張,而且堅持執行,這也是大明皇帝信譽的一環。
兵仗局的銀幣含銀量為92.5%,不多不少,正正好,既能保證銀幣的強度和耐磨性,又能保證皇帝能收到鑄幣稅,而大明銀幣帶有鋸齒狀溝槽,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防止有人故意磨損銀幣,。
將銀幣磨削一圈,那些銀屑堆積起來,就是另外一種火耗了。
兵仗局第一發現了這一現象後,立刻採取了應對措施,鋸齒狀的溝槽並不是很深,但只要溝槽消失,就代表着這枚銀幣被人動過了手腳。
也不怪徐渭信心滿滿,實在是織田信長搗鼓出來的貨幣,除了換寶鈔,的確沒別的用途,規模效應的優勢,再一次得到了體現。
朱翊鈞拿出一把小算盤,噼里啪啦的核算了一番說道:「長崎總督府將以三錢五分銀兌換價值一貫的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