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四百八十二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_頁3
更新:01-05 21:19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大名是七錢銀一貫,長崎總督府會不會有些吃虧啊?朝廷只管印,就那三成半,總督府忙前忙後,也是三成半。」
寶鈔局是戶部之下,滿打滿算不過三百人,在寶鈔上,大明養這批印刷匠人花不了多少錢,三錢五分銀,賺的可不少,但是長崎總督府不僅要養總督府,還要養衛軍,還要養商賈,為搜集情報的商賈提供報酬。
朱翊鈞擔心長崎總督府會因為吃虧心生怨恨,導致離心離德,對於諸侯朱翊鈞還是以懷諸侯為基本政策。
「陛下,徐渭、孫克毅他們是不會虧待自己的。」馮保搖頭說道:「就是每年辦貿易會,抽分就夠總督府度支了,反正寶鈔幾乎等於白賺…」
「嗯。」朱翊鈞點了點頭,鑄幣稅算是增項,會讓長崎總督府的日子更好過。
對於徐渭而言,朝廷管海外總督府的死活已經是天大的恩澤了,利益什麼的,有大明支持,還怕搶不到?
比較有趣的是,呂宋和舊港總督府拒絕使用大明寶鈔,用國姓正茂、張元勛的話說:琉球、呂宋和舊港為大明故土,怎能和長崎總督府相提並論?長崎會不會實土郡縣,國姓爺和張元勛不做評價,但琉球、呂宋和舊港是一定會實土郡縣。
大明寶鈔的福氣,就讓倭國享用吧。
大明天朝上國,專門為倭國發行一種貨幣,這不是福氣是什麼?其他人想要還沒有呢!
「這儒生是不是有些過於愚蠢了,把他發到遼東墾荒去吧。」朱翊鈞批閱了一份奏疏,洋洋灑灑的寫了一百多字。
是萬曆八年的一名進士,這名進士對大明朝當下的政策非常不解,奏疏洋洋灑灑數百字,核心的問題就是:他認為世家大族大多數都是德才兼備之人,為何朝廷要如此苛責?
朱翊鈞看到奏疏就想到了當初的周良寅,周良寅當初去了趟遼東,回來之後仍然胡言亂語,就被朱翊鈞流放到了大寧衛,這些年一直勤勤懇懇的跟在忠君體國侯於趙的身後屯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良寅很久沒有上過這麼愚蠢的言論了,相反,這些年總是上奏屯耕的實踐經驗。
人是會變的,朱翊鈞打算把這個進士送到全寧衛墾荒,腳踏實地的干點活,種種地,這些想法都盡數退去了。
不過朱翊鈞還是解釋了這個進士的疑問,他在奏疏上硃批:[世家大族朘剝何須用刀?你家吃肉可曾帶毛?這些個世家大族總是乾乾淨淨,清清白白,你尋不到他做的一件惡事,自然覺得德才兼備,但他們掌控一縣一州一府之地的買賣,作惡何須自己動手?只需和朝官稍加勾結,就是收穫鉅萬。]
[京官的冰敬碳敬,可能白拿?]
這種疑惑,也充斥在朝堂之上,尤其是新晉的進士,他們對社會運行的基本邏輯還不太明朗,所以會疑惑明明是地方的鄉賢縉紳,世家大族,世代詩書禮樂,談吐斯文,為人處事周全得體,和風細雨,謙謙君子,為何朝廷的新政,對鄉賢縉紳、世家大族,從不溫和。
作惡?哪有什麼惡?
那些田畝是自己跑到他們家名下的,都是鄉民覺得老爺苦,老爺累,主動獻上的。
朱翊鈞越發覺得王崇古搞的那個《論宋時監當官稍復疏》很有必要,在為官一方之前,確實需要累積一些經驗。
大明皇帝收到了第一份普查丁口的報告,來自松江府巡撫申時行,最快完成普查丁口的考成。
申時行現在一心一意想要繼承張居正的衣缽當首輔,那是牟足了勁兒刷政績,朝廷有的考成要做,沒有的考成也要做,確實做的相當好。
松江府現設五縣,青浦、上海、華亭、奉賢、南匯,共有52.5萬戶,丁口為人,其中水手人,在籍舟師2000餘人,僅上海一縣就有62萬人之多,新港、青龍、上海、得勝四港,船籍二桅余條,三桅三千餘條,五桅過洋船超過了40條,沙船舢板不計。
之前,戶部對松江府人丁預期是在100萬以上,但松江府率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