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六百二十六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
更新:11-14 08:11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大明享受了開海的好處,而開海的種種弊端,就開始逐漸的浮現出了水面。
因為可以擺脫原料供應,離心力在增強,拜金教以各種各樣的名義出現,思想文化受到了衝擊,皇帝威不可測的皇權正在被不斷的挑戰,這一切都是開海的代價。
哪怕是再大的代價,朱翊鈞都不會放棄開海的戰略。
「泰西繼哥倫布後,又有無數的哥倫布,繼達伽馬之後,有無數之達伽馬,繼麥哲倫之後,又有無數麥哲倫,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朱翊鈞看着國朝的兩位戶部重臣由衷的說道:「大明已經失去了一次海洋,不能再失去一次海洋了。」
朱翊鈞親眼見過兩個英格蘭的使者約翰·哈里森,弗朗西斯·德雷克。
這兩個人都是海盜,同樣也都是冒險家,約翰完成了對北美洲的第一次航行,德雷克完成了英格蘭的第一次環球航行,德雷克就是知道了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葡萄牙西班牙相繼成為世界性帝國後,才選擇了出發。
英格蘭女王始終不肯放棄私掠許可證,就是為了和西班牙爭奪全球大航海的主導權。
在兩百多年前,大明最先開始了對海洋的探索,而現在落於人後。
「有離心力,就要想方設法的製造向心力,而不是腳疼砍腳,手疼砍手,若是頭疼,難道要砍頭不成?即便是沿海地區富裕之地,可以放棄原料的供應,那麼我們也應該想方設法的讓西北內陸貧窮之地富裕起來,這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朱翊鈞看着王國光再次確定了開海這條路要一以貫之。
稍微遇到阻力就退縮,慢慢的所有的事兒,都是半途而廢,這就是不毅,同樣也是餒弱。
「陛下聖明。」王國光俯首說道。
「陛下,海外原料供應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不穩定,波動實在是太過於巨大了。」張學顏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陛下的擔憂是對的,但張學顏有不同的意見。
「陛下,沿海富裕地方,脫離內地的原料供應,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白日夢而已,不基於現實的幻想,生產圖說告訴我們,生產最重要的就是穩定,如果來料的品質,數量,起伏太大的話,如何保證生產的穩定性?」
生產圖說,是大明的大思辨的成果之一,生產不等於經商,經商是唯利是圖的,是利潤為主導的,而生產則是以生產更多貨物為主導的,以穩定為主。
兩廣巡撫王家屏跟四川巡撫王廷瞻拼命,連客兵都派了過去,就為了偷蠶種,這事兒甚至吵架吵到了皇帝眼跟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是為了川蜀的蠶種,因為蠶種影響到了生絲的質量,影響到了最終商品的質量。
同樣,廣州府可是大明開海的急先鋒之一,僅次於松江府。
王家屏為什麼不訴諸於海外,不依賴海外的原料進口,非要跟張居正的嫡系門生真刀真槍的拼命呢?
因為海外真的沒有。
有些原料可以脫離大明得到海外的供應,有些想都別想。
「朕贊成你的說法,你說得對。」朱翊鈞對張學顏的想法非常認可,依託於廉價的海運,大量的原料依賴於海外進口,就可以擺脫內地的窮兄弟了,就跟賤儒那套人人修德、天下大同,是相同性質的幻想。
絲綢厚利,古往今來皆是如此,是別人不喜歡絲綢的厚利嗎?是做不到。
一直到了後世,中國的生絲產量依舊佔據了世界的90%以上,因為養蠶這是個技術活兒。
蠶寶寶是非常嬌氣的,在受到驚嚇的時候,是會停止吐絲的,而且蠶寶寶需要溫度、濕度,稍微有一點問題,就真的讓你顆粒無收,縣太爺在縣裏那就是土皇帝,在蠶寶寶吐絲的季節,都不敢敲鑼打鼓。
「原料還是自給自足來的穩定。」王國光眼前一亮,對着張學顏說道:「大明和蒙兀兒國溝通往來,獲得了無數的棉花,但來自蒙兀兒國的棉花,也僅僅佔了5%左右,而更多的是依靠山東的棉花,山東棉花占松江棉來料的45%,這就是鐵證。」
來自占城的米,來自蒙兀兒國的棉花,這都是大宗商品,但對於大明這個龐然大物而言,是杯水車薪,九牛一毛,甚至無法影響松江府的棉花價格,因為佔據主導地位的依舊大明內地的棉花,山東、河南等地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