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更新:11-14 08:07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資源鎖死科技樹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新大陸缺少馬匹和鐵礦,導致新大陸連個馬車都沒有,而中原王朝缺金銀銅,還缺少那種淺層的易開採的煤田,一般深於三丈的煤,都得開礦洞,開井、支撐、排水、通風、瓦斯等等。
而且煤田要在腹地,而不是在邊方,這樣的成本會更低,這年頭的運輸成本實在是太過於高昂了,為了四百萬石的漕糧,大明都需要費盡心機。
南北美洲的新大陸其實也有鐵山,但是鐵山距離核心腹地區實在是太遠了。
資源鎖死科技樹的核心邏輯其實非常簡單,煤貴和煤賤,一斤煤就要六到八文錢,而且一到下雨天和下雪天煤價就會飆升,完全足以說明,供給小於需求,所以沒有多餘的煤去燒,來點亮蒸汽機的科技樹。
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沒有足夠的煤,每一斤煤都是冒着風險從窯井裏抬出來的。
煤如果是露天刨出來的,可能一斤只賣一文,而且量足夠的話,自然能把煤用到增加生產效率之上,燒出一台能用的抽水的機器來,增加採煤效率就回本了。
可是大明的煤是從窯井裏,深入地下四五十樓層的深度,量很少,那就只能省着點燒。
泰西的蒸汽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天才發明家瓦特說要有蒸汽機,便有了蒸汽機。
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英格蘭的採煤行業高度發達,單靠人力和畜力已經難以滿足抽取礦井抽取地下水的需求,而煤場擁有豐富而廉價的煤炭,對於「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試驗,從十六世紀末就開始了,整整燒了一百多年,才在十八世紀末,由瓦特將蒸汽機徹底改良,成為了工業革命的核心動力。
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是量變引發質變。
大明沒辦法如此奢侈的大量燒煤,但是沒關係,朱翊鈞拿出了白銀來,鼓勵工匠們進行創新。
朱翊鈞不打算等了,下旨內閣,他願意從內帑拿出五十萬兩白銀來作為恩賞,以皇家格物院的名義,促進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實驗,尋找解決方案。
這筆銀子,就西山煤局也要用五年的時間賺出來,但是皇帝直接從內帑拿出銀子來。
「母親,孩兒去西山煤局看過來,窯民下井都是抱着五死一生的想法,下窯去挖煤,目前西山煤局用的是水排掏水,導致西山煤局的滲水之事,層出不窮,去年一整年,西山煤局的滲水事發生了一百五十三起,窯民死1750人之眾,佔了全部死亡的九成。」朱翊鈞現在還沒有親政,內帑花五十萬兩,自然要跟李太后好好說明。
李太后出身貧寒,她看着朱翊鈞頗為欣慰的笑着說道:「皇帝已經長大了,雖然看起來沒有親政,但做事已經有了章法,娘親一個婦道人家,不懂那麼多,這銀子在娘親看來,就是和寶岐司一樣的事兒,既然有利於天下生民,那就大膽的做吧。」
陳太后喝了口茶說道:「天下都是陛下的,用點銀子而已,陛下覺得值就值,陛下說它值,它就值。」
朱翊鈞其實準備好了故事,來說服兩宮太后,但是他就起了個頭,兩宮太后,直接表示了支持。
若是讓小皇帝開始講道理,兩宮太后甚至有一種面對朝中言官的感覺,不用講故事,放心大膽的干,出了事,就下懿旨罵張居正就好了,誰讓張居正是太傅,皇帝沒教育好,都怪太傅。
在兩宮太后看來,陛下要用內帑做什麼都是可以的,這皇宮、天下都是陛下的,皇帝重視算學和萬物無窮之理,在兩宮太后看來,和嘉靖皇帝修仙也沒什麼區別,都是不務正業。
嘉靖皇帝修道修了二十多年,隆慶皇帝賞百藝動輒十數萬兩,朝臣們都反對,張居正連章反對,不也沒什麼用?
大明的皇帝的權力是無限大的,但是大明皇帝本人是一個物理意義上存在的人。
朱翊鈞和兩宮太后聊了許久,在慈寧宮吃了飯才離開。
而朱翊鈞又召見了張居正,詢問這條政令是否合理,畢竟是他面向大明匠人集體的第一道詔書,他必須確認這道政令是否合適。
「臣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張居正見禮。
皇帝的這條政令,讓張居正非常意外,按過往的經驗而言,尚節儉到了摳門的皇帝,有點像貔貅,只進不出,但是皇帝一開口就是五十萬,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