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里挑外撅
更新:11-14 08:07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對信息的壟斷,也是權力壟斷的一部分具體體現。
而信息繭房的構建,就是權力壟斷的一個結果和現象。
對於廷臣而言,小皇帝也處於一個信息繭房之內,廷臣們需要通過內閣和司禮監來揣測聖意,這就是信息向下的不透明,同樣信息也會有選擇的對上不透明。
在西山襲殺太傅的案子中,這個案子究竟如何定性,是太傅沒有恭順之心?還是皇帝要和太傅兵戎相見?亦或者是皇帝斷定另有他人作祟?再或者皇帝要妥協換認可,讓江山社稷變得穩固一些?
這些本來需要去揣測,但是現在完全不用了。
妥協換認可,比如當初皇宮大火的案子,皇帝完全可以選擇將所有的罪責扣在高拱身上,換取朝堂的穩定性,但是陛下沒有那麼做,比如道爺的恥辱二十五年等等,都是類似的妥協換認可,維持朝廷的穩定。
陛下已經旗幟鮮明的擺明了態度,要血流成河。
張居正不能背這個鍋,哪怕是追查到了最後,根本查不到幕後黑手,那也要找一家勢要豪右背鍋,把罪責扣上去,因為張居正是新政的另外一個名字。
廷議開始了,關於累進稅制的探討,這是今天廷議的重要內容,王叔果痛斥稽稅院貪得無厭,大談聚斂興利的危害,一轉頭拋出一個有意思的東西,累進稅制,那前面那些內容,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最關鍵的就是這個累進稅制了。
「海稅仍宜百值抽六,暫不宜行稅制。」首輔呂調陽首先為這次廷議定下了一個基調,累進稅制可以實行,海稅暫時不增,富國強兵開海農桑,是當下兩個基本的國策,如果海稅行累進稅制,和大明開海的主旋律背道而馳。
「輕海稅以鼓勵出海,重田賦以逼迫還田,百值抽六,都餉館關稅看似寥寥,但是大明受益良多,大明錢荒,需要海量的白銀入我大明才能充當貨幣職責,不僅僅是白銀,魚油、香料、銅料、硫磺等等,皆仰賴海貿,私以為海稅不宜累進。」呂調陽陳述了自己的理由。
鼓勵開海,逼迫還田,這是大明稅法長鞭的一次重要應用,而且出手就是重拳。
大明的錢荒,或者說中原王朝的錢荒,由來已久,在北宋年間,北宋朝廷大量鑄錢,銅錢、鐵錢、飛錢,但是哪怕薄如蟬翼的鐵錢,依舊是供不應求,最終發行了一種名叫錢引的紙鈔,來充當貨幣。
這是朝廷發行的紙鈔,最早在北宋初年就開始大規模的刊印。
在北宋初年,由蜀中十六家富商聯合發行的交子,則是中原王朝最早的紙鈔,每年絲蠶米麥將熟之際,用同一色紙印製紙鈔,用於商貿,便於流通,兌換的時候,要扣除40錢,作為交子的使用費用。
交子、錢引,就是北宋年間的紙鈔,宋徽宗大量濫發錢引,最終導致北宋鈔法敗壞。
到了南宋胡元的時候,則已經發展成為了寶鈔,最早的寶鈔是忽必烈發行的中統元寶鈔,而後就開始了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鈔法敗壞,發行新鈔,新鈔再敗壞,再發行新鈔,大明寶鈔也沒有擺脫胡元寶鈔的命運,在洪武二十五年,再換新鈔的時候,就發現換不動了。
寶鈔敗壞的原因非常多,比如私印成風,洪武年間一共發了九百萬貫寶鈔,到換鈔的時候,幾天就換了兩千六百萬,朝廷沒發那麼多的寶鈔,但是民間有那麼多的寶鈔,私印和濫發,是寶鈔泛濫的原因,而寶鈔泛濫代表着寶鈔的價值大幅度貶值,一種持有就貶值的貨幣,自然是沒有人肯再使用了。
以大明朝廷的制度建設,即便是在萬曆年間,依舊沒有足夠的行政能力來印鈔,鑄錢就成了頭等大事,大明一年能鑄造兩千萬枚銅錢,乍一聽數量很多,但其實換算下來不過一萬貫,大抵等於一萬兩銀子。
而大明每年能夠吸納的白銀,超過了四百萬兩,所以,以銀銅為本位構建錢法,就成了當下大明的最優解。
開海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促進一條鞭法的新政,還在於解決中原王朝錢荒這個頑疾,金銀是天生的貨幣,所有人都認可它們的價值,即便是到了後世,其價格也非常穩定而且堅挺。
「會不會有些操之過急了?」王崇古坐直了身子說道:「周襄王二十五年,秦穆公趁晉國新喪國君,派兵偷襲晉國的左膀右臂鄭國,但是鄭國早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