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話事人 319 正治就是分蛋糕!寡人切下來的,才是你們的。寡人不切,你們不能搶
更新:11-10 03:41 作者:憂鬱笑笑生 分類:玄幻小說
儀式過後,眾人最關注的環節是封官建制。
外務大臣,由原宣傳署長賈笑真兼任。
陸軍大臣,則是由第1軍團總指揮,林淮生兼任。
兩人皆為署理!
各縣城府城,組建巡警分署,負責城門的開啟、檢查,以及城內的治安、巡邏、緝捕。
巡警分署歸巡警署長節制,經費餉銀由地方官府提供。
巡警署長置於陸軍大臣之下,讓許多人頗為意外。
署長由義子李大虎擔任。
他卸任第3軍團副總指揮一職,從第3軍團抽調數十名軍紀比較到位的外省籍基層軍官和立功火槍兵,擔任各縣分署署長。
巡警則是公開招募,要求本鄉本土。城鎮居民不要,光棍不要,外地人不要,經商的不要,讀書的不要,做過衙役的更加不要。全部由20歲到25歲淳樸農夫,健壯、憨厚、高大者組成。
白紙更好培養,沒有亂七八糟的過往糟粕。
巡警要的就是淳樸的性格。
李郁親自設計的制服,松江府一家棉紡廠生產。
黑色馬靴,黑色馬褲,黑色銅扣上衣,白色襯衫。腰系銅扣牛皮帶,懸掛短劍。巡邏時肩背一杆騎兵型燧發槍。
冬季外披黑色緞面披風一件,內襯大紅。
夏季身披油紙雨衣一件,頭戴刷過桐油防漏性能優良的斗笠。
大部分州縣已經取消了徭役,又將征糧數額精確化具體化,這受到了百姓們的普遍擁護,民心思穩,內部隱患不大。
針對鄉村的防務新規:
每村望族出1至2人至東山島封閉訓練半個月後,回去擔任本村的護村隊隊長。並撥發火繩槍兩三杆,長矛幾十根。
農閒時期組織本村不低於20人的青壯訓練,承諾非專職當兵,無需出鎮作戰,僅在賊情猖獗時維護本村安靖。
青壯們每月訓練4個半天,每人可拿訓練補助銀2分,專項撥發。
本村的村公所負責監督訓練並署名見證。
形成護村隊和村公所互相制約,各行一軌的制度。
如此一來,城鄉的二線警備力量就基本形成了雛形,三五個月就可磨合嫻熟。
陸軍大臣下轄的訓練署署長,由趙二虎擔任。
他原先的民兵總隊長一職,隨着民兵建制大幅度修改而名存實亡。原先的民兵要麼被併入野戰軍團,要麼退役併入其他部門。
訓練署的出現意味着新兵訓練流程的正規化。
從今往後,從人員招募到訓練,到分配到各個軍團皆由訓練署獨立完成,各軍團不再染指。
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稍有嗅覺的吳國重臣都明白其中深意,文官群體對此尤為支持,誇讚陛下英明。當然,如果把訓練署交給文官的話,那就英明的無以復加了。
戰場傷殘的軍官群體也有了新去處——訓練署。
軍職不變,待遇翻倍,從此真正是鐵打的軍官,流水的兵!
趙二虎從長興煤礦的礦工一路走到今天,成為訓練署署長。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從此在吳國朝堂擁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趙二虎曾經的好大哥,王六,意外的結束了冷板凳,坐上了煤炭署長的位置。人盡其用,專業非常對口。
他最大的任務是提高煤炭產量,翻倍翻倍再翻倍。
江西戰場的綠營兵俘虜,給了他一半。
其餘的礦工是招募來的,需要開工資。
「凡重工礦業,不死人是不可能的,但是能不死的就儘量少死,畢竟那是一條條鮮活人命。」
李郁的叮囑,
想必王六會盡力做到,因為他骨子裏有點悲天憫人。
另外一點就是要防範礦區的騷亂。
一是堵,礦上自行組織武裝巡邏隊。
二是疏,礦工待遇不錯,三餐正常,他們不太會搞事情,最多是械鬥而已。
但俘虜是火藥桶,容易出事。疏通情緒的辦法就是告知他們,最多2年就恢復自由,給吳王當建築工,月銀2兩,包吃住。
訓練署在馬鞍山露天鐵礦與銅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