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之強漢皇權 第304章 五姓結局
更新:01-16 21:39 作者:單走一張三 分類:科幻小說
冀州。看書否 m.kanshufou.com
劉寒率大軍匆匆離開,留給戲忠一個爛攤子,有太多的事要打理。
目前,渤海、河間、常山、中山、趙國五地已清理得差不多了,任何膽敢反抗的人,都會被改革大勢碾碎。
河間王,大勢已成!
唐初五姓七望,趙郡李氏已經被劉寒送去北地和滎陽鄭氏一起紅塵做伴了。
清河國,現要更名為清河郡了,太守裴茂,雖然出自聞喜裴氏,但這次對付冀州士族,他不僅要下狠手,更要下死手。
河間王一年沒有徵辟聞喜裴氏,卻在拿下清河後讓裴茂上任太守,其目的不言而喻。若這件事情辦不好,估計聞喜裴氏就要步趙郡李氏後塵。他可是聽說了,滎陽鄭氏在光和郡餵牛,趙郡李氏在那撿糞球。
清理清河國士族,就是對河間王納投名狀,必須讓他滿意了。
首先是清河王,最初清河孝王劉慶,章帝子,母宋貴人。
後理子貞王劉定嗣。定子獻王劉忠嗣。黃巾賊起,忠為國人所執,既而釋之。靈帝以親親故,詔復忠國。忠立十三年薨,嗣子為黃巾所害,故清河王現在屬於孤兒寡母,劉寒順水推舟,除國。
清河崔氏,中古名門,也是唐初五姓七望之一,實力雄厚。
崔氏源出於姜姓,是齊太公的後裔。根據唐代林寶《元和姓纂》、劉禹錫《崔倕神道碑》等文獻記載,清河崔氏約在西漢初年就已經形成,始祖為崔意如長子崔業,但翻遍正史,一直到崔業的十二世孫、漢末三國時期的崔林和他的從兄崔琰才在《三國志》中出現本傳,這也是清河崔氏家族被載入正史的首次記錄。
崔林,字德儒,在曹操平定冀州時被授為塢縣縣長,遷冀州別駕、丞相掾屬。曹操成為魏王后,擔任魏國御史中丞。魏文帝即位後,歷任尚書、幽州刺史、河間太守、鴻臚卿。魏明帝即位後,授光祿勛、司隸校尉,累遷司空,進封安陽鄉侯。
崔琰,字季珪,他比較慘,晚節不保,得罪曹操,被賜死。
這次很不幸,崔琰或者說整個清河崔氏,沒遇到曹操,卻因下錯注、跟錯主,成了袁紹的屬吏,而他們在最後時刻,因放不下族中基業,再次背叛袁紹,成了那隻被殺的雞。
整個清河崔氏被連根拔起,北遷至新開拓的領地,去那邊放牧百年,會不會放牧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殺雞儆猴。
東武城房氏。房植與桓帝師尚書周福同郡,鄉人為之謠曰:「天下規矩房伯武,因師獲印周仲進。」二家賓客,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漸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黨人之議,自此始矣。
房氏因和周氏有嫌隙,故周氏投袁而房氏未投免此一劫,周氏全族成為開發北方百年的免費勞動力,而房氏安安靜靜配合新政,該交的交出去,破財免災。
因裴茂急着表忠心,清河國剩餘大大小小的士族,只要與袁氏有關連的,全部受到重處,與袁氏沒有關聯的,也免不了破財免災。
安平國,除國改名為博陵郡,太守任俊。
同樣,任俊也知曉這次是河間王對自己的考驗,若是做得不讓他滿意,那他河東任氏估計也要沒。
西漢時期崔仲牟定居於涿郡安平縣,逐漸發展壯大,東漢時躋身名門,范曄評價「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為儒家文林」「崔為文宗,世禪雕龍」,時至中晚唐,天下人公推第二房崔氏為「士族之冠」,博陵崔氏在唐代有宰相十六人(其中使相一人)。
因靠着河間國,加上崔烈和其子崔鈞為大漢殉道(一人死於董卓之手,一人死於李傕之手),博陵崔氏得到特赦,沒有舉族北遷,而是和其他士族一樣,交出不該留的東西,然後等待任命。
只不過,因劉寒手頭有更緊急的事,博陵崔氏只能等着,所謂士族的高傲,在這樣的強者眼裏,啥也不是。
人喜歡得寸進尺,士族更是蹬鼻子上臉,但骨子裏就是賤,尊重士族只會讓他們更加目中無人,無法無天,只會害了自己。
所以劉寒從不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