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之強漢皇權 第326章 富春孫氏的至暗時刻
更新:01-16 21:39 作者:單走一張三 分類:科幻小說
揚州。看小說網 www.kanxiaoshuo.net
自從袁術被袁紹像趕鴨子一樣趕到這裏的同時,一少年下定決心,要重振家族雄風。
無他,孫堅死了,卻沒法葬在故鄉。
古人講究個落葉歸根,東漢以孝義治國,孫策身為孫堅嫡長子,不能把父親的棺槨送回吳郡富春,只能暫時葬在曲阿,當真奇恥大辱!
要知道當年司徒楊震遭宦官誣陷,服毒而死,弘農太守移良稟承樊豐等旨意,派官員在陝縣留停楊震喪,露棺道旁,責令楊震諸子代替郵差往來送信,不能及時歸葬老家華陰,最終成為一場政治災難。
楊震沉冤昭雪後,以弘農楊氏為首的士族對曾經陷害過楊震的人展開瘋狂的報復,永建元年(125年),漢順帝劉保即位,樊豐、周廣等伏誅,楊震的門生虞放、陳翼等人至朝廷申訴楊震的冤情。朝廷都稱讚楊震的忠誠,下詔任楊震的兩個兒子為郎,贈錢百萬,以禮改葬於華陰潼亭,遠近畢至。
楊震葬前十幾天,有大鳥高一丈多,飛到楊震喪前,俯仰悲鳴,淚流濕地。直到下葬,鳥才飛去。郡里將這一情況上報。當時災異連續出現,順帝感悟到楊震的冤屈,於是下詔說:「故太尉震,正直是與,俾匡時政,而青蠅點素,同茲在籓。上天降威,災眚屢作,爾卜爾筮,惟震之故。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棟折,我其危哉!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靈,儻其歆享。」之後人們還立石鳥像於楊震墓前,來紀念他。
(楊震(?~124年),字伯起,號「關西孔子」、「關西夫子」、「四知先生」,弘農省華陰縣(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出身弘農楊氏。東漢時期名臣。隱士楊寶之子,孫子楊賜,曾孫楊彪,玄孫楊修。)
孫堅死了,當時孫策、孫權都不在他身邊,孫堅舊部暫時由侄子孫賁、娘家認吳景統領,孫賁、吳景扶柩歸鄉的時候,迫於時局動亂,沒能夠帶走一兵一卒,只能以個人的身份親自將孫堅送回去。
當時,孫堅戰死在襄陽,遺體被拉回豫州,要想回到吳郡,無論走水路還是陸路,都要經過丹陽郡和九江郡。
但,九江太守名為周昂,丹陽太守名為周昕,因袁術奪豫州的時候趕走了原豫州刺史周喁,而當初幫助袁術的人正是孫堅,周昂與周昕自然不肯放孫堅走。
(周昕,字泰明,會稽周氏。二弟周昂,老三周喁,仁明。三人因袁術奪取豫州投效袁紹。)
只能說古人有着屬於自己的仁義與底線,孫賁、吳景以個人名義送孫堅遺體回吳郡,並未遭受周昂、周昕二人的刁難,以前恩怨再怎麼樣都算了,人死為大,充分展現名仕風範。
若換成後世,別說想借道,你經過這我不把你骨灰揚了都是仁慈。
因此,孫策從廬江舒縣出發,與孫堅遺體會合。
孫策與孫賁為堂親,彼此之間並不熟稔,因為見面機會不多。
孫策自打出生,就沒回過祖籍富春,也沒隨父征戰,而是鹽瀆、盱眙、下邳、壽春和舒縣,孫賁是孫策堂兄,他早年在富春當督郵,後來諸侯討董,孫賁被堂叔徵辟,人從吳郡去了長沙,而後一路北上,攻下洛陽,慘敗回汝南,最後於襄陽給孫堅收屍。
事情就尷尬在這裏,孫堅是現任家主的兒子,但未到弱冠之年,個人也沒拿得出手的東西值得孫氏一族效死,有的也只是少主的名頭。
孫賁呢?隱隱有種下任孫氏家主的風範。
這就導致堂兄弟二人關係很微妙。
微妙歸微妙,在扶柩歸鄉上,雙方達成一致。
也就是說,辛辛苦苦走了一路,孫堅沒法葬在孫氏祖墳,只能臨時葬在曲阿,再不下葬,這屍體沒法聞了。
漢末,總有頭鐵的看孫堅不順眼,比如這吳郡都尉許貢。(就是歷史上自己死後,三個門客為報自己恩情,弄死孫策的這位。)
許貢與南陽許靖、東海王朗有舊,雖為吳郡都尉,但也是名士之列,也許是許貢反感孫堅當初在荊州殺害同為琅琊王氏的王叡,畢竟好友王朗也是琅琊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