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之強漢皇權 第159章 解除黨錮
更新:01-16 21:37 作者:單走一張三 分類:科幻小說
第159章 解除黨錮
三月初七,皇帝班詔,大赦天下黨人,令各地流民都回到原籍並不予追究,只有張角兄弟不予赦免。讀字閣 m.duzige.com
然而,若要讓皇帝出錢出馬,即便他富有四海也感到肉疼。於是皇帝又下詔,讓公卿大臣們貢獻馬匹和兵器,推舉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子弟或官吏百姓,共御黃巾叛亂。
皇帝,最終還是向士族妥協了。
如果桓帝不死,第一次黨錮之禍處理二百多人後士族集團和皇權會再次歸於平衡,東漢這架破車也許還能再堅持個幾十年。
但隨着他死後,士族集團在皇權角逐戰中整體被打倒,宦官子弟和各種關係戶們開始下放到地方,東漢政權在財政上賴以生存的「地方吏治」徹底崩塌掉了。
越來越多的閹黨開始變成妖魔鬼怪下放到地方,然後開始了涸澤而漁的橫徵暴斂。
每到王朝末年,都會有一個現象,就是大規模的貪污腐敗問題。
這個腐敗問題,甚至會形成一套明碼標價的潛規則。
自打黨錮之禍士族集團被宦官集團徹底打倒後,東漢這架老爺車就徹底完蛋了。
因為,不僅僅是宦官子弟們開始橫行天下,更重要的是,錢成為了評價進步的唯一標準。
士族集團在的時候,所有的官僚體系是錯綜複雜但又井井有條的。整個官僚體系會進行非常綜合的評價與排名,總體來講,由於士族集團有家底,有未來,往往就會比較規矩,不會涸澤而漁。相反誰要是敢破壞士族集團的規矩,誰就會被整個士族圈子所不容,仕途堪憂,回老家也會受排擠,甚至會被掃出這個圈兒。
但是到了太監這,規矩就變了。太監們在未來的論資排輩上是沒有什麼指望的,他們因此不會看重官場上的潛規則,再加上由於天天在皇帝邊上,身邊更是陰險毒辣到極致的「刑餘之人」,所以太監們普遍是「短視」的。
黨錮之禍後,士族就已經開始有轉化回豪族的趨勢了。
因為仕途和仕途所帶來的穩定地方分紅都已經不存在了。
各地的士族已經開始利用祖祖輩輩的積澱和強大經濟實力開始囤積土地,吸納人口。
但是,由於士族是突然間失去社會資源和壟斷地位的,重新在中央和地方上當權的往往又對他們並不友好所以時刻警惕與防備,所以這個進程進展的很慢。
但是黃巾之亂,給了士族重返中央的機會,因為亂局使得各地的監管和秩序通通亂套,黃巾軍的各地禍害也客觀逼迫各地士族豪強們整軍自衛,各地士族以及強宗大族開始迅速自我豪族化演變。
中央徹底限制不住地方了!
#
「眾愛卿,可有平叛人選?」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其實,大家心中都有一個極好的平叛人選——河間王劉寒。
但隨着黨錮解除,士族重返中央,氣勢正盛,所有人都選擇性忽略了他,有人開口,那他就會成為所有士族的敵人。
黃巾賊,在士族眼中,就是重返朝堂,擁有話語權的戰功,怎麼可能允許宗親染指?
世家大族,實際上對黃巾軍秉持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而黃巾軍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彼此心照不宣,因為他們都有着同樣的目的——挑戰皇權。
身為皇帝,劉宏當然能猜到他們的貓膩兒,但局勢已不容自己有旁的選擇,只能破罐子破摔,「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說實話,皇家就是最大的士族,但一旦成為最大的那個,便和其他的士族有着天然的、絕對的利益衝突。
桓帝、靈帝發動黨錮,就是因為「清流士大夫」之流壟斷了帝國的人事權,對皇權威脅巨大。
漢選拔官員最重要的途徑是察舉,主要考察人才的道德表現,以及對於經典的理解。一方面世家大族有足夠的資源,讓自家孩子做出誇張的孝順廉潔的行為,再傳播得路人皆知;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經卷傳家,能給與自己的孩子優渥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