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
更新:10-26 10:09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玄幻小說
王浚將棗嵩引到了書房。
房中有一玉床,長與眠床相仿,王浚坐了下,覺得累,便偃臥其上,道:「台產,聽聞你收了個玳瑁床,如何?」
棗嵩也不害怕,只笑道:「不如此玉床。」
王浚高興地笑了起來,道:「以後收斂點,別什麼人的東西都收。」
棗嵩連連應是。
他這個婦翁可不是什麼良善之輩。
十餘年來,天下大亂,不乏有識之士認為晉祚將終,新主將應運而生。
在這個背景下,曾經威震河北的王浚也起了心思。
漢代有個讖緯:「代漢者,當塗高也。」
說實話,這讖緯之語模稜兩可、含糊不清,怎麼解似乎都有理,又似乎都在扯淡。
漢末時有女巫對李傕解釋了一下。
「塗」同「途」,「途高」就是路上高處的意思,即「闕」。而「傕」又同「闕」,所以這句讖緯就應在你身上了——真就是強行解釋。
李傕知道自己的實力、名氣都差得遠呢,當耳旁風過去了。
不過,有人比李傕離譜。徐州土豪闕宣聽聞,大喜起兵,糾集了數千人,自稱天子,後被陶謙剿滅。
闕宣因讖緯起兵之事被袁術知道了,他一琢磨,如果「塗」通「途」,那麼「吾字公路,正應其讖」!
到了曹丕那會,許芝又解釋了一下。
宮殿前的門闕,有時候被稱為「象魏」,這句讖緯就應在以魏代漢上。
而到了司馬昭那會,又發明出了新解法。
時有方士進言,「途高」說的是道路上最高的人,那一定是騎着馬的人啊,「司馬」就是塗高。曹魏是偽朝,司馬當代漢!
王浚之父王沈字「處道」,應了「當塗」二字,於是王浚就起了念頭,召集親信幕僚門客商議。
老實說,他這個解釋太離譜了,純粹就是自己起了不臣之心,強行附會罷了。
寓居幽州的前渤海太守劉亮、北海太守王摶、幕府掾高柔等人紛紛勸諫,王浚大怒,殺之。
再問燕國名士霍原讖緯之事,原不答。王浚再怒,殺之並懸首示眾。
從事中郎韓咸說慕容廆安置流民、禮遇士人,幹得很不錯,名望越來越大,以此勸諫。王浚又怒,復殺之。
所以,你覺得幽州幕府風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忠直之士都死了啊,誰敢說真話?可不得順着王浚?他愛聽什麼,糊弄他就是了,免得遭遇橫禍。
冀州被匈奴佔據後,一些士人不願意仕胡,去河南又不是很樂意,於是很多人舉家跑來了幽州,一看王浚這樣子,乾脆投奔平州刺史崔毖甚至慕容鮮卑去了。
上下全在糊弄王浚,人心不再,部屬叛離,一踹就會倒,便如當年的袁術。
盧志敢向邵勛打包票,說早晚讓你入幽州,不是沒原因的。
棗嵩深知婦翁稟性,平日裏盡撿好聽的話說,讓婦翁高興不已,委以重任。
棗嵩也懶得幹什麼事了,沒意義,於是專門撈錢,過一天是一天。
故幽州有民謠:「十囊五囊,盡入棗郎。」棗嵩不以為意,只是沒想到婦翁也聽說了,頓時惴惴,哪個狗日的在背後「詆毀」我?
好在婦翁似乎沒有追究的意思。
「台產,調發糧秣之事我准了。」王浚換了個舒服地姿勢,說道:「不過,這仗該怎麼打?你可有方略?」
棗嵩心中快速盤算了下。
婦翁對外界的認知僅限於邵勛快速崛起,打敗了石勒,在河南、河北聲威赫赫,其他的應該不甚了了。
不知道劉曜來常山的事情有沒有人跟他說?
邵勛的野心他知道嗎?
在婦翁心目中,邵勛是不是就如同當年的司馬穎、司馬越,旋起旋滅?
想到這裏,棗嵩甚至起了個惡作劇般的想法:如果他說邵勛因為出身太低,仰慕太原王氏風采,願意尊奉婦翁為主,不知道會不會信?
把這個荒謬的念頭壓下後,棗嵩沉聲回道:「婦翁可聞段部鮮卑之事?」
王浚臉一落,道:「台產,何必吞吞吐吐,直說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