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四十三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
大宋君臣們在觀稼殿內開了一個下午的會,雖然大部分事情都要趙駿眼睛恢復之後才能做,但也不是真什麼都沒談成。
比如他們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就定了一個大概的規劃。
首先是等趙駿眼睛恢復之後,看他能不能幫助大宋解決三冗問題,強盛國家,發展大宋的武力。
只要大宋的武力能夠抵擋住遼國和西夏的進攻就好,不奢求能夠立即滅夏破遼,這樣他們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騰出手來,解決內部問題。
如三冗之害、稅收制度,財政支出、教育改革等等,到時候一邊可以派出船隊出海尋找橡膠和石油,一邊讓趙駿幫忙補上缺失的科學體系問題,尋找到理科中缺少的推導部分。
之後就是順理成章,開啟工業革命,然後國家迅速崛起,稱霸東方,腳踹西夏,拳打遼國。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再殖民全球,成為世界霸主,赤旗插滿藍星!
當然。
這幫人展望未來,想得倒是挺美。
其實就給自己畫大餅的宏偉藍圖,要是趙駿聽到的話,估計得樂得肚子疼。
不過他們也不是完全嘴強,還是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方案。
比如交引法就是冗費之一,三相三參都認為要全力支持李諮見錢法,進行有效整改。
至於缺錢的問題,就需要盛度加大力度,儘快把交子務搞出來,迅速吸納現金入國庫,解決國庫的虧損。
另外就是既然冗兵問題短時間無法解決,那就先提拔給力的將領。
比如狄青,讓他先帶少數兵馬,訓練出一批精銳士卒來,等將來與西夏開戰,也總不能太被動。
於是接下來幾天,趙禎等人除了去趙駿那聽課以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在忙活這些大事,反倒是晏殊因為妻子的病情,請了幾天假一直沒過來。
很快,到五月中的時候,從趙駿到大宋已經有一個半月的時間,這幾日朝堂又發生了一點小變化。
首先是晏殊罷刑部尚書兼御史中丞,改為戶部尚書兼三司副使。
三司使並非一人隻手遮天,而是有副使鉗制。
宋代官員可以說多如牛毛,後世我國一個縣、一個市、一個省,一般是在一正六到十副之間,正常情況下都是一正六副的樣子。
而宋朝則非常奇葩,不是一正幾副的問題,而是十幾個正,幾十個副的問題。
比如將作監丞、大理評事這些玩意兒,估摸着汴梁得有數百。
每年科舉新進士,基本上都授予這兩個官職。
還有開封府判官、開封府推官也多的是,因為不少都是兼職官,掛個名,職權劃分並不明晰。
現在的三司使是程琳,下面還有鹽鐵副使、度支副使和戶部副使,副手又有副手,可以說一個三司里光高級大臣就有十幾號,官場秩序非常混亂。
本來趙大趙二兄弟是想依靠這種辦法來縮減官員的權力,加大皇權,這樣加上開國杯酒釋兵權握緊的兵權,官員治理權以及兵權就都被減弱了許多,全都握在皇帝手裏,極大增加了中央權力。
但光靠皇帝一個人肯定管不了那麼多事情,結果就是官員數量太多,管事的人職權劃分混亂,造成了冗官和冗兵這兩個大毛病。
不過也托宋朝這點破制度的福,各個職務部門的副手和副手的副手往往權力不大,如三司的財政權基本都在幾個宰相以及三司使手中,三司副使等人的擺設意義更濃,想要躺平摸魚擺爛,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晏殊閒下來了。
對於這一點朝堂上倒是沒多少意外。
主要是晏殊這段時間神出鬼沒,自己那御史中丞的正職是一點都不干,整天不見人影,受到了御史台和諫院的一致彈劾,改為三司副使也正常。
何況這不算降職,而是平調甚至升職。
因為論品級的話,晏殊的職務官是從二品刑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御史中丞以及三司副使屬於差遣官,沒有具體品級。
所以從品級上他是從二品平調,從差遣上反而因三司副使是僅次於宰相、副相、計相的高級官員,有一定財政權。並且以後也沒必要再在御史台當班,摸魚的時間更多起來。
朝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