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七五一章 伯力窩集
更新:10-16 01:56 作者:董王不懂 分類:軍事小說
伯力屯位於庫嚕河匯入黑龍江的位置。
滿清稱呼這裏為混同江,沿着江的兩側有不少達斡爾人的屯子。
只是在去年夏天,沙俄人從黑龍江上游武裝通航到這裏之後,大部分的寨子都被沙俄人攻破了。
還有一些人逃到了南邊去。
滿清朝廷對沙俄採取不抵抗的政策,讓沙俄人的氣焰囂張,對沿江的百姓進行了殘酷的屠殺。
伯力屯一度廢棄,不過在入冬之後,清軍再次駐紮這裏。
他們駐紮這裏是因為在入冬之前,各個寨子的頭人需要到這裏來繳納賦稅。
他們的賦稅就是上等的獸皮,以及一些珍貴的藥材,這些東西都是要進貢給宮裏的。
而這些頭人也會帶上自己的財物在這裏貓冬。
畢竟跟駐軍在一起相對安全一些,他們還能跟駐軍以及來這裏的商人交易一些東西。
當然了,能夠來這裏的商人也都是那種非常膽大的商人。
吉林將軍景淳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官員,這混同江的下游是吉林將軍轄區。
沙俄人侵犯佔領下游之後,有漢官上書朝廷讓開放吉林混同江流域的荒地給關內的漢人開發。
讓關內的無地漢人前去開墾土地,一方面能夠減少流民,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混同江下游的防禦。
但是這個景淳卻上書極力反對。他的思想就是,寧願讓沙俄人佔領,也不能讓漢人過來開發。
其實這個景淳還是一個漢軍旗,他的祖上姓邵,後來入了旗就改為了邵佳氏。
但是他卻似乎比真正的滿人更加瞧不起漢人。
這種人的心理帶着一些扭曲,真的是很難理解。
華族佔領的廟街實際上也是由吉林將軍府管轄,確切地說屬於三姓副都統管轄。
這三姓副都統轄區非常大,包括松花江下游、黑龍江下游、庫頁島及烏蘇里江流域的絕大部分地區,東到大海和約色河以北地區,西隔畢占河與黑龍江將軍轄區接壤,北至烏梯河以南,南至蜂蜜山與寧古塔副都統轄區毗連。
後世被沙俄侵佔的地方大部分都屬於這個副都統轄區。
所謂的三姓是指康熙年間編努葉勒(今盧姓)、葛依克勒(今葛姓)、湖西哩(今胡姓)三姓赫哲族長為三世管佐領。
其後在松花江的東岸建立三姓城,長期作為貂皮和人參貢繳、貿易的集散地。
雍正十一年于越里吉舊城之南筑城,雍正九年設三姓副都統,管轄自三姓城以下松花江、混同江流域至黑龍江口及庫頁島長達三干余里的廣大區域。
然而清廷在三姓城以下便再無任何副都統、城守尉、協領駐地,以一個副都統衙門根本無法顧及如此廣大的區域。
因此當沙俄人滲入黑龍江下游,後世的扶桑人滲入庫頁島南部時,清廷鞭長莫及,最終導致咸豐十年失去烏蘇里江以東全部區域。
當然,現在這種情況也為華族在遠東秘密發展創造了條件。
當護衛軍擊敗了沙俄人,入駐廟街之後,一直到現在,清廷都不知道自己的關外北方已經被他們口中的海匪控制了。
他們依然覺得海匪都是南方人,自然應該是從南方打來才對。
而且南方人都應該是無法適應北方的生活才對。
此時城內駐守的清軍是三姓副都統麾下的一員小將,名叫葛齊雲。這個人可不是漢人,他的老姓是葛依克勒。
因此確切地說,這人應該叫葛依克勒·齊雲。這是一個典型的赫哲漢子。大扁臉、寬鼻子,滿臉的油膩,也許是平時豬肉吃多了。
整個伯力屯子只有一間磚瓦房,還帶院子,這裏被葛齊雲佔了。
別人當然不敢說什麼。
事實上這裏屬於一個商人,這人名叫趙本財,乃是盛京的商人,每年冬天之前,趙本財都會帶上一批雜貨、糧食、鹽巴向東走到松花江上游,然後乘船到達三姓城,完成第一次交易之後,繼續順江而下到伯力窩集,然後在這裏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