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晉 第三零六章 廢立(二)
太后的話讓司馬奕感到一絲寒意。讀書都 www.dushudu.com郗超要見太后,要繞過自己這個皇帝。他們要商討的大事,居然跟自己這個大晉皇帝無關,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皇帝,回去歇着吧。有什麼情形,哀家自會告知你的。現在情形不明,皇帝萬不可失態衝動,更不能說出什麼過激的話來。哀家去瞧瞧情形。既然郗超要求見哀家的話,事情很快便會清楚的。」崇德太后柔聲說道,聲音中自有威嚴。
司馬奕長嘆一聲,轉身離開。
夕陽西下,郗超見到了太后褚蒜子從雲龍門走來的身影。郗超快步迎上前去,跪拜在地。
「臣郗超叩見太后。」郗超大聲道。
太后微笑道:「郗大人請起,聽聞桓大司馬到了京城,哀家還正想着請你們進宮來見一見呢。桓大司馬呢?怎麼沒見?」
郗超謝恩起身,微笑道:「太后,桓大司馬在城外,暫時無法前來覲見太后。他托臣向太后告罪,請太后寬恕。」
太后微笑道:「這有什麼要寬恕的?大司馬不便進京也沒什麼。回頭方便的時候再見便是。」
郗超搖頭道:「不,大司馬不是不方便進京,而是怕被人造謠說他有異志。此次大司馬率了數萬兵馬,這多少會讓人說閒話。大司馬說,他怕太后和其他人誤會他。大司馬忠於大晉,不肯讓人說閒話。」
崇德太后微笑道:「桓大司馬想多了,別人不知道,哀家還不知道麼?桓大司馬為了我大晉做了多少事?操勞辛苦的,哀家都記在心裏。我大晉上下也都看在眼裏,不會多想的。」
郗超躬身道:「太后聖德明慧,桓大司馬知道了,必然感激涕零。大司馬雖然沒親自覲見太后,但是卻命臣呈上奏章來,請太后過目。大司馬說,若太后讀了奏摺之後允許他進京,他便進京。如若不許,他將半步不踏入京城。」
郗超呈上了奏摺。崇德太后閉上眼,長長的吸了口氣,然後展開奏摺緩緩閱讀。
「臣桓溫奏上崇德太后:老臣桓溫,受大晉歷代先帝之恩,得領大晉要職,為大晉效命。數十年來,老臣殫精竭慮,征戰沙場,不吝鄙薄之身,不惜浴血之命。只為報效皇家恩遇,固我大晉社稷,安我大晉百姓,圖復中原故士。自永和之年至今,臣鎮守荊州,剿滅成漢,一伐氐秦,再伐姚襄,三伐鮮卑。數十年來,戎馬倥傯,不敢有半分懈怠。雖勝負有數,成敗未央,然老臣一腔報國之志不改,忠心效命之心長存。此心可鑑,昭昭如月。」
「然令老臣心寒的是,朝野之中,譏諷詆毀之聲不絕,疑惑猜忌之言紛起,令老臣常自嘆息,難以釋懷。老臣固知,天下之事莫不如此,行者多疑,為者多訐,老臣雖然心中難過,但卻也不以為意。唯有報效之心,但求忠心之恩,不為暗啞嘈雜之聲所擾。然,老臣最不能忍受之事,並非這些攻訐之言,而在我大晉內帷之中。臣今日領軍入京,便是為我大晉國祚之變,國本之憂而來。儘管老臣此舉,將引發世人側目驚詫,但忠心之臣不懼流言不畏攻訐,老臣不為,何人為之?老臣不言,何人能言?」
「今上即位六年,蒙先帝之餘烈,能守太平。皇帝雖無所為,亦無所失,臣等在外,披肝瀝膽亦不足惜。因為國有明君,朝有良臣,上下一心,何艱不克?然老臣近日所聞之事,令臣等甚感驚恐。宮帷之內,竟有人倫之喪,國本之憂。老臣聽聞,帝在藩地時便有萎疾。寵溺未人相龍、計好、朱炅寶,顛倒陰陽,污穢宮廷。這倒也罷了,老臣得知,皇帝為掩萎疾,故以相龍朱炅寶等同後宮美人私通生子,以掩事實。太后,臣等為國辛勞,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不足為苦。然臣等辛勞為何?難道要讓大**山淪為別姓,國本易脈,鳩佔鵲巢不成?」
「太后明鑑,今上不圖德之不建,乃至於斯。昏濁潰亂,動違禮度。有此三孽,莫知誰子。人倫道喪,醜聲遐布。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廟,且昏孽並大,便欲建樹儲籓。誣罔祖宗,頌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懷!老臣此來,便是要糾枉扶正,清濁去污,固我大晉之本,正我大晉社稷。故冒天下之大不違,率軍前來。請太后深慮老臣所奏,早做定奪。老臣不懼閒言碎語,不懼攻訐詆毀之言,老臣之心,可鑑日月。知我罪我,其唯春秋!老臣桓溫叩首拜上!」
崇德太后臉色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