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416章 復仇火焰上
更新:01-03 11:26 作者:青弋漁夫 分類:軍事小說
多爾袞暈倒的消息在一瞬間傳遍了整個京師,但隨即而來對京師民眾衝擊力更大的是愛新覺羅尼堪送來的信件中的內容,范文程看過之後並沒有立刻收起來,他也知道,這種驚天大事根本就瞞不住,所以在場的很多文臣武將都看到了信件裏面的內容,當場就有人暈了過去,所以這件事情就跟長了翅膀一般在京師瘋傳。
本來,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北洋新軍練成,清廷總算是掌握了一支強兵,雖然時日尚短,但是按照西洋之法練兵,時間要比傳統軍隊少得多。比如後世着名的袁世凱小站練兵,從袁世凱在一八九五年年末到小站上任開始,到一八九七年年中袁世凱升官,定武軍從裝備到位人員到位加上訓練,實際上滿打滿算也就一年的時間。
如今北洋新軍已經訓練半年,除了沒有實戰經驗之外,已經有所小成,這也就是曹振彥跟多爾袞炫耀的資本。可是誰能想到,就在這麼個高興的時候,突然來了這樣一個晴天霹靂。
京師瞬間哭聲震天,哀嚎遍野。這不是開玩笑,後金建立之後,原來的都城赫圖阿拉就被廢棄,努爾哈赤拿下瀋陽之後,便將都城遷往盛京,自此之後,後金的上層人士和大量民眾都前往盛京生活居住。
後來,清軍入關,人口便隨着清軍移動而移動,京師淪陷之後,經過這些年的遷移,大量八旗人口湧入京師,還有不少草原人口也來到京師生活。可以說,滿清的上層人士都來到了京師,下層民眾也有很多人在京師居住,這其中滿蒙漢八旗全都包括,根據清史稿統計,順治元年,睿親王多爾袞帶領清軍進入北京,不久後,順治皇帝在皇極門舉行入關後的登基典禮,定都北京。
當時,八旗和隨員總計不少於三十二萬人進入京師,隨後清廷強令原居住在北京內城的漢人遷往外城,騰出內城安置八旗官兵及其眷屬,史稱「旗民分治」。
八旗進入內城後,被安置於內城和皇城之間,基本上按內城的八個門分佈。鑲黃旗居安定門內,正黃旗居德勝門內,處於北部。正白旗居東直門內,鑲白旗居朝陽門內,處於東部。正紅旗居西直門內,鑲紅旗居阜成門內,處於西部。正藍旗居崇文門內,鑲藍旗居宣武門內,處於南部。
皇城以外,以棋盤街、鼓樓大街為界,東部自北而南依次是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稱左翼。西部自北而南依次是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稱右翼。這八旗統稱為京師八旗。
初清廷將八旗如此分佈,一種說法認為與五行相剋頗有關聯。兩黃旗位於北部,為土克水。兩白旗位於東部,為金克木。兩紅旗位於西部,為火克金。兩藍旗位於南部,為水克火。實際上這是一種牽強附會的說法,並不可信。其實,清軍在入關前,就有八旗制度。在行軍打仗駐防時,就是按照兩黃旗居北、兩白旗居東、兩紅旗居西、兩藍旗居南的格局駐紮。到了北京城,也就依照這種序列分居在八門之內了。
這樣一來,導致滿清旗人人口快速增長,如今距離滿人入城已經過了三年,原先的三十二萬人口已經增長到四十餘萬,這在古代就已經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了。
愛新覺羅尼堪送來的信件中不是別的內容,正是向朝廷報喪,傳來了豪格的西路軍在雲南永寧府全軍覆沒的消息。當日,豪格帶領西路軍主力被興華軍主力在永寧銅礦包圍之後,興華軍火炮齊發、火銃齊射,讓十萬大軍當場領了盒飯。豪格以下大將十數人,普通將領數百人盡皆戰沒,十萬兵馬被興華軍斬殺殆盡,不接受俘虜。
隨即,固始汗的騎兵攻入四川,在四川境內跟愛新覺羅尼堪帶領的隊伍發生激戰,可是不要忘了,尼堪本身的任務就是在四川境內阻擋各路反清軍隊的反撲,這邊跟固始汗打仗抽調兵力,那邊可就出現了空檔,結果,這個空檔被各路人馬抓住,以李定國、秦良玉、夔東十三家等為首的各部立刻對清軍展開了反攻。
誠然,他們的單兵戰鬥力肯定是不如清軍的,但是架不住人多,尼堪分兵之後,整個四川東部邊境就剩下了五六千人馬,怎麼可能抵擋住超過十萬的各部人馬的反攻,殘存下來的民眾更是帶着刻骨的仇恨朝清軍主動發動進攻。更不要說落單的清兵,那就是死亡的下場,打你集群不行,打你幾個落單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