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四年 第九十五章 質變 4
罵也罵過了,船反正不可能回來接他們了,李本深和胡全才只得急匆匆的踏上了逃離江西的路途,而他們的目的地卻遠比劉芳名他們更加明確,那就是直接前往江寧,只有到了那裏才能擺脫明軍的威脅。
至於接下來的運作,李本深是高傑的外甥,當年一起降清的,如吳勝兆、李成棟、胡茂禎等人皆已經先後殞命,但是諸如高進庫等人卻還健在,並且依舊還在為滿清效力。有這些人在,滿清朝廷多少會有所顧忌一些,對他的處分也不會太過嚴苛。而且胡全才在朝中也是有人脈的,總能把這一關渡過去。
李本深和胡全才取道向北,而後再沿長江而下的同時,此前繞了一個大圈才逃離了明軍控制區的劉成和鄒卓明這一眾人卻在沿着長江溯流而上,準備在進入江西後南下去求見洪承疇。
事實上,如果洪承疇出兵晚上一個月,沒準還能見上劉成一面,對於這一戰的結果不會有什麼改變,但也多少能知道一些浙江明軍內部的軼事,死後見了閻王爺,也能把「是誰殺死了他,而他又殺死了誰」這個問題說得更清楚些。
洪承疇沒有能見到劉成,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遺憾。然而,對於劉成而言,雖然遺憾是不可避免的,但卻是他無上的幸運。
行船抵近到了湖口,原打算採購些食水就繼續上路的,豈料這一行人正巧聽聞了洪承疇兵敗玉山的消息,鄒卓明和劉成之間立刻就出現了分歧。
「老經略用兵不利,我等須得加緊敢去廣信府,好助老經略一臂之力!」
在場的一共六個人,鄒卓明和他的四個隨從就佔了五個名額,看起來劉成是勢單力薄,但他卻並不這麼想。
「我覺得,現在過去,不過是送死而已。」
「你說什麼?!」
洪承疇的能力,鄒卓明是再拜服不過的。野戰失利,他只覺得是小挫,不會想到清軍在這一戰後已經失去了野戰的信心。
相較之下,劉成對浙江明軍的了解遠勝鄒卓明,陳文總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一旦付諸於實踐卻往往能夠產生奇效。甚至不需要那些奇思妙想,如今的浙江明軍,對於傷亡的忍受能力也不是其他軍隊能夠比擬的,恐怕就連八旗軍都不行,更別說是綠營了。
不清楚甘陝綠營的戰鬥力,使得劉成對戰局的評價遠比鄒卓明要來得悲觀。然而這六個人里,話事的卻並不是他,而是顯得更加人多勢眾的「介紹人」鄒卓明。
「劉將軍,以老經略的運籌,即便是野戰失利,也總能穩住戰線,這在去年已經印證了,難道你還有什麼疑義嗎?」
此言一出,那四個隨從登時就將劉成這個原本保護的目標圍在了當場,雖說只是下意識的舉動,動作幅度也不大,但是對於劉成這樣的人物,卻絕沒有看不出他們用意的可能。否則他早就死在倪良許的手下了,也不會出現在這個地方。
「某隻是希望閣下能認真想想。」
口中是讓鄒卓明認真想想,但事實上他本人卻也在思慮之中。
鄒卓明是個文人,他的四個隨從雖說都是會武藝的,但是為了潛入明軍佔領區,卻也是專門挑選的那些看不出有殺氣的,武藝自然不是首選。密室搏殺,劉成有八到九成的信心能夠在二十招之內將這四個人殺死,最後再解決了鄒卓明,就再沒人知道他出現在江西北部的這個縣城了。
但是,這樣一來的話,沒人引薦,想在滿清那邊混出個模樣,卻也是要困難太多了。甚至就連能不能夠加入其間也將會是未知之數。
「鄒先生,去歲老經略雖說是未能取勝,但是棱堡堅固,兵力依舊佔優。而陳文的士卒皆已疲敝,幾個方向的官軍也保持着存在,他絕不敢頓兵堅城之下。」
「可是這一次,福建綠營殘破,且還需面對海寇的威脅;台溫的馬、胡二賊附逆,陳文不光是無需再防備東線,還獲得了出海口,與海寇達成合作;杭州駐防八旗和提標、撫標、定標三支精銳慘敗,寧紹兩府也已經淪入敵手,陳文於北線再無壓力,完全可以併力向西。」
「老經略在這時候用兵,本是可以借陳文兵力分攤各地的機會來個以多打少,但卻依舊敗了,而且還敗得那麼快。現在的陳文,已經再沒人可以制衡,只怕是早已兵臨城下了,甚至就連廣信府是否還在官軍的手裏都很難說